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

第十六週課程回應-龍與獅對望的世界

本週(12/31)及下週(01/07)主題相同, 請同學們踴躍發言!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德昇」號沈船慘劇--主題報告

對此主題有興趣的同學, 可延伸內容做主題報告.

第十六週課程提問-龍與獅對望的世界

請同學於課前至課程部落格中下載閱讀.
課後若有疑問, 也可以在這裡提問.

第十五週課程回應-「德昇」號沈船慘劇

2008年12月21日 星期日

12/10 TA筆記

【小組報告】
第六小組 題目:《THE MISSION》窺見歐洲政治與宗教的消長關係


黃老師講評:需要給自己一些表達能力的訓練及機會,文字上使用的巧妙之處,在英文上,儘量少用Be動詞做為動詞,因為會使整個句子顯的沒力量。例如,歐洲政治宗教消長關係圖,力量上不足,如改成政治宗教角力,則文字上較有力量上的對抗。
訂定題目的關鍵,如何善用文字上的敘述,來陳述一個抽象或未見過的東西,像是音樂如何扮演溝通介面,從無形的聲音中帶給人的感覺,適時的利用影像上的輔助,來幫助自己更完善的表達,或是透過講故事的方式表達,以利自己以後拍電影訂定題目可用到。
另外像是標點符號的使用,每字的字首不要全部大寫,英文逗號後面,需要空一格在文法上才正確。
而投影片的制作,也有一些小技巧,如報告的字句不應該全部寫在投影片中,除了字數多冗長外,對於讀者來說,看完投影片上的文字,就不會注意演講者的當場講述的內容,即便準備內容在多,當讀者發展內容已大部分寫在投影片上,即會有以上情況發生。可以利用Power point 的備忘欄來輔助自己的講術。



【人痘西傳與牛痘東漸】天花曾經是地球上最肆虐的傳染病之一,滿人入主中原時即聞之色變,順治就是死於此症。乾隆二十八年 (1763),數月之間北京城內死于痘禍的兒童就達到一萬七千人。雖然中醫曾以種“人痘”的方式加以預防,並西傳此法,但實際效果並不顯著。此一情形直到英人吉拿 (Edward Jenner) 於1796年發明牛痘後才有明顯改善。嘉慶十年(1805),英國東印度公司所屬之醫生皮爾遜 (Alexander Pearson) 首度使用從馬尼拉經海路帶到澳門的活人疫苗替當地的小孩種牛痘。1815年,斯當東將皮爾遜所著的種痘之書譯成中文出版,天花始逐漸在中國被控制住。
“天花”,本次演講內容主題,雖然天花可以被証實唯一滅絕的一種病毒,但在18、19世紀時期,讓全世界都影響甚大的可怕傳染病。
Saving the world,這本書即在講愛滋病和天花。
在18世紀末,西班牙國王卡洛斯四世,因為國家內正流行天花,自己的妻子和兒子皆死於此病,女兒得病後痊癒,但卻也留下可怕的蒼疤,之後在1803年發現了牛痘可以抵禦天花成為抗體,於是西班牙國王便請御醫打算將這個疫苗輸送至中南美洲的殖民地國家。
(牛痘發現的原因,因為在調查天花發生的病人中,發現擠牛奶的工人較不易得到,後來發現原來其中有抗體,於是將牛產生的抗體用在人身上)
於是在1803年,由醫療團隊率領10位醫療人員,加上22位孤兒,打算將此疫苗傳到中南美洲,但過去的技術,疫苗不能保存長久,痘漿保存不易的情況下,要航行要一個月的時間,從馬德里到南美,於是才需要孤兒進行人體保存,靠活人接力傳,接種牛痘,會先起濃胞,接著腫起,再將皮刺破進行取得液體。
當時孤兒院院長可稱為是南丁格爾般的偉大,孤兒也獲國家終身保障。
而後即便到了南美,亞洲的西班牙殖民地菲律賓也急需疫苗,但種過疫苗的孤兒已有抗體,於是只能從墨西哥當地繼續找小孩(租小孩),再雙航向馬尼拉。
當時接種的情形,除了要預約之外,而且需要接種者之後要回來檢察,以便確實完成工作。
據調查發現,從2、3千年前的布乃伊身上也發現到天花出現的情況。
聯合國曾下令要求全國消滅天花病毒,唯讀在美、俄兩國當中還存在這個病毒,理由即是也許在未來,天花病毒很可能會成為人類對抗其他病毒的疫苗。此外911事件,美國也曾下令在事發地區的救難人員接種牛痘。
追溯至中國古代,也有過天花的病毒的傳播,當時一些地方上的廟宇還有出現過拜痘母或是求符咒的信仰,印度也有出現類似的信仰。
中國歷史中,最早曾在宋代就有過種人痘的方式,當時是去穿得過天花的人的衣物,使其被感染以借此獲得抗體,之後還有出現過旱苗法和水苗法,將棉花塞入鼻內以吸入。
而後到清朝,順治皇帝即死於天花,當時還有過皇帝去南海躲天花的方式。而後康熙執政,雖然康熙是三子,但大臣因諫言順治,說康熙曾得過天花而痊癒,使得康熙繼承皇位。

而在乾隆28年(西元1763) 就有詩提到當然北京城內天花肆虐的情況,在6個月間,就有17000個孩童死於天花,而後葬在城外。紅樓夢一書中,賈寶玉的親戚也有因得到天花而去世的。而天花於1721年在西方流行,當時是借由船隻帶過去。

下次則是講天花傳到中國的方式

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

12/03課堂筆記

【老師講評—第十組報告「喜馬拉雅山腳下的傳說:古格王國」】
仍是期勉同學在做報告的同時,要能學會如何講故事。辛苦所找的內容,不要僅是資料的堆砌。因為大家花了不少時間,也看了很多資料,腦中有一個完整的故事,但是要能在十分鐘的時間裡,讓完全不清楚來龍去脈的其他同學,可以掌握情節和故事內容。這不容易,但希望同學能多花點心思去構思。

【古格王國】
今天古格王國的課題,將播放Discovery所拍攝製作的影片,在此之前,先說明其相關的時代背景。
在歐洲流傳東方有個古老的天主教王國,它的名字稱做「約翰長老國」(Prestor John),但沒有人知道它在哪裡?情況如何?因此當耶穌會士到達東方傳教時,也嘗試要去尋找這個王國。17世紀初期,西方探險家到達印度,其中包括商人和傳教士。早期傳教士來到東方,是以耶穌會教士為主導,而他們大都與上層階級接觸,認為上位者較容易影響下層民眾接受他們的信仰。
當時的印度由許多不同的王國組成,這裡並沒有天主教王國,較大的王國是莫臥兒帝國(Mughal Empire),它是由成吉思汗的後裔帖木兒所建立,信仰伊斯蘭教。莫臥兒帝國對於宗教採取開放的態度,因此耶穌會教士有機會到莫臥兒皇宮,利用其科學的技術與能力討好皇帝。其中有位名為Andrade的耶蘇會士,有一次跟隨莫臥兒皇帝出巡,接近喜馬拉雅山時,聽說有一個商旅要翻越山嶺到另一個地方去,而他認為既然約翰長老國不在印度,或許有可能在另一個國度。因此,他脫隊化妝成商隊的一份子,隨著他們翻越喜馬拉雅山,來到這個位於山腳下的古格王國。
Andrade來到的古格王國,是一個信奉喇嘛教的地方,但是短短的數個月,竟然能使皇后受洗。Andrade因為尚未得到教會的允許,無法在此多做停留,但是他得到國王的應允,能夠回去多帶一些教士來宣教,因此他回到了印度,在第二年重返古格王國。
古格王國是個政教分離的政體,因此國王能夠允許耶穌會的存在,又因為國王的兄弟篤信喇嘛教,這一派不斷地挑戰國王的勢力。由於雙方存在一些矛盾,所以國王想要籍助外來的力量平衡或者壓制威脅者的勢力。結果卻使信仰喇嘛教的一方引入外來勢力,最後招致了古格王國的滅亡。

【播放影片--剪輯後之「消失的古格王朝」】
在西藏西部偏遠的角落,這位於6千公尺高,放眼望去是一片沙漠的地區,存在著一座神祕的帝國遺跡,這是一個曾經擁有700年歷史的「古格王朝」。
這個帝國建立於十世紀,由於位於古代通商道路的樞紐,曾經是繁榮興盛的地方,也是當時西藏佛教信仰的中心。1630年的一場戰爭,這個帝國突然消逝,而這場恐怖的戰役和發生的原因,至今仍是個謎團,只剩下一些慘不忍睹的線索殘存在遺跡之中。
由於西藏王朝帝王信仰佛教,使得佛教盛行於西藏,直到公元九世紀,因內戰導致西藏王朝滅亡,佛教的影響也消失。其後150年,西藏進入了黑暗時期,直到古格王朝建立才重見光明。古格延續了西藏和西藏王朝的傳統,使佛教在古格王朝時代非常興盛,歷代帝王也都非常支持和篤信佛教,直到最後一位帝王覺達布。
古格位於東亞地區的樞紐,匯集了來自各地偉大的文明,自然地吸收了來自各地的藝術,還有知識傳統的精髓,是當時宗教、藝術和政治的綠洲。古格首都札布讓就位於絲路和其他商道交界處,商隊帶著黃金、羊毛、絲綢和香料經過這裡,更為王朝帶來大筆財富。古格王朝繁榮了數百年,就像是東方的佛羅倫斯,但是卻在1630年的盛世中突然結束。
古格王朝何以能在沙漠中生存數百年之久?答案就是他們在地下擁有一條巨大的輸水道,把20公里外薩特雷治河的珍貴水送往札布讓城。河水對這裡的人民影響很大,不但使乾枯的土地變得適合耕種,還能飼養牲畜,這樣便能吸引許多人遷移至此。因此,形成聚落,日常的商業交易也形成了,尤其在札布讓,匯集了各地的物資及商人來此交易。除了各種商業活動使得古格致富外,這裡也蘊藏豐富的金礦。
古格王朝沿著300公尺高的山壁建造,共雕鑿了幾百個洞穴,通道像血管一樣四通八達,另有滿佈的隧道和階梯,以及建於山頂上的皇宮。壁畫裡完全呈現了札布讓的社會階層,在城市結構的最底層住著步兵和農民,負責耕種和參與各種勞動建設,他們是王朝的基礎;往山上爬也是社會地位的提升,住在山腰是中產階級的商人和僧侶;在最頂端的是古格的社會菁英—皇族和皇室。整體而言,是個了不起的建築,至今都是西藏最大的建築結構之一。古格王朝位於中亞地區,在11和12世紀的全盛時期,其面積是英國的兩倍。
覺達布王朝在公元1630年滅亡,史料幾乎找不到,不過卻留有生活方式的証據—就是一幅幅美麗的古格壁畫。壁畫裡有做生意的方式、交通方式,還有交易等方式,所有古格的生活、文化、人民和社會,全都展現在壁畫裡。從各方面來看,古格人民都過著高水準的生活
世界第一部拍攝首都布札讓的紀錄片,是由195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探隊所拍攝。他們不但在洞穴中發現了盔甲、盾牌和好幾百枝箭,更在某些洞穴中看到了幾百具無頭屍體。而早在1933年便有義籍探險家朱塞比杜齊深入當地,拍攝了許多照片,從照片裡可以看出這裡曾經是個繁盛的區域,但不知其消失的過程為何?70多年後,兩位現代探險家西藏史學家嘉波才讓與美國考古學家約翰貝里札(John Bellezza)重回札布讓遺址,希望能解開這個古老的謎團。
他們一一過濾當地傳說,努力於口述歷史的建構,彌補了許多考古和史料記錄的空白,像是有謀反事件、皇族被刺殺等。1630年古格王朝陷入導致滅亡的慘烈戰役,可是戰事的起因卻沒人知道,其中有個傳說指向是因基督教傳教士進駐所引起。當時皇帝覺達布和擔任法王的弟弟兩人間有著嚴重的權力糾葛和信仰的衝突,這是否導致了大屠殺和王朝的毀滅?這個統治700年的古格王朝,在盛世裡何以一夕間突然滅亡,或許可從藏屍洞裡的一堆無頭遺骸中找到答案。
公元1630年,拉達克王國派出大軍欲佔領古格,其侵略動機為何?我們或可從古格王國的信仰中心---托林寺中尋得答案。托林寺是當地弘揚佛法的根據地,掌控西藏甚至是中亞地區的信仰,是當時最大的信仰中心,其在道德、學術和政治的影響力遠超過當時的任何機構,但這也對王朝造成無法想像的威脅。
托林寺屬於黃教下的葛魯巴教派,認為宗教領袖的地位高過君主。覺達布國王和他擔任黃教最高法王的弟弟,就處在這漸漸擴大的裂痕兩端,兄弟鬩牆的傳聞也越演越烈。世俗與信仰的拉鋸戰,在兩位耶穌會教士,另一種信仰的傳教士來到後,開始發生衝突。
1985年西安考古研究小組在這裡發現了一個古代的紙面具,可能是宗教儀式所使用。但更驚人的是,其背面是以古葡萄牙文寫成的聖經,這是早期耶穌會教士使用的。Andrade神父及其同伴從Goa的教會出發,想要找尋一個失落的基督教國度—香巴拉,可是他們卻發現了古格。據說當時國王和法王弟弟已是水火不容的地步,情況可能變得更糟。出乎Andrade的意料,國王不僅熱情歡迎,想瞭解他們的信仰,還允許他們在這裡傳教,甚至不可思議地還蓋了一間教堂。這舉動激怒了托林寺裡的佛教僧眾,他們認為國王行為已經背叛了佛教,而且侮辱了擔任最高法王的弟弟,並決定要對國王發動反抗行動。
為了報復,最高法王寫信給500公里外的拉達克王國尋求支持,這就是拉達克對古格發動入侵攻勢的原因,也因此永遠改寫了古格的歷史。學者推論在藏屍洞裡的無頭遺骸,應該就是皇室成員。因為古格最後被攻佔,覺達布國王交出王朝投降後,國王和臣子當場被斬首,而皇室女性一個個從城牆上被拋下去。國王的弟弟最高法王,據說他最後也死在拉達克軍的劍下,被他原本的盟友給背叛了。50年後,拉達克又被蒙古人及黃派的佛教徒聯手驅離,由精神領袖五世達賴喇嘛所領導,他們重新統治古格,直到這座城市完全衰敗為止。

【印度臥亞的天主教世界】
印度的臥亞(今譯果阿;Goa),它是葡萄牙到達東方的第一個據點,相當於是帝國在亞洲的首府。目前Goa分為新、舊兩城,新城地區的教堂大多為近代所興建,而舊城到處可見數百年歷史的天主教堂,因而此城名列首批的世界文化遺產。在這個亞洲的土地裡,處處有著歐洲文化的痕跡,瀰漫著東西文化的交融,無論是飲食、生活、建築還是宗教…。
來到印度後,才發現在台灣受教育下的我們,世界觀是如此的狹隘!原本自認為走過了世界許多地方,也在一些國家任教過,以為自己已具有很強的世界觀,殊不知對於同在亞洲的印度及其文化的瞭解,竟是如此陌生和無知。感嘆之餘,認真去思考我該給學生什麼樣的知識,讓我們的下一代能有更多元的思考,於是才有今天大家上的課程。不僅是我,這些都值得大家一起來反思的課題。

2008年12月14日 星期日

11/26課堂筆記

●黃老師對報告的建議
1. 建議同學報告的層次可較多,如談伊斯蘭的探險家經歷不同國家而到中國,內容部份不僅是介紹基本的部份,而是要著重異文化的互動並強調他的特殊性。
2. 投影片格式每行文字要對齊,保持行氣。標點後空一格,保持適當距離。
3. 像是顎圖曼土耳其這個名詞,盡量使用原文。應寫成Ottoman。

報告回應:
黃老師前陣子造訪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那邊有很多阿拉伯人和信仰伊斯蘭教的墓碑各種文化背景都在此呈現。泉州當時是中國交流頻繁的地點,可以見到各種文化在此交流的遺跡。
我們應回到伊斯蘭的背景思考關於女性歧視的議題,這也可能是對於女性的保護。老師希望建議同學使用同理心回到當時的背景和角度來思考問題。那邊有信仰伊斯蘭教的丁家宗祠,有些在泉州的漢人雖擁有漢人的性但具有阿拉伯血統。伊斯蘭教在台灣也有一些教徒如:白崇禧(白先勇之父)。或像是鄭和也是伊斯蘭教徒。

●課程內容
天主教初期「補儒易佛」的策略
1600年到1700年天主教進入中國大約100年左右,儒家傳統與天主教找尋融合的空間但也面臨很多衝突。天主教首先採「補儒易佛」策略,一方面補儒家之不足,一方面替代佛家、佛教在中國的影響力。當時有種說法是他們首先與儒家打成一片達到「合儒」,再來是「補儒」他們認為儒家沒有他們好所以試圖補足儒家之不足,進而「超儒」也就是超越儒家。
兩大文化傳統的矛盾在「祭祖祀孔」的部份產生衝突,耶穌會認為這是民俗是他們可以接受的,但其他的傳教士認為這是種迷信。像是神祖牌對於他們來說就是種偶像崇拜,只是當時一般人都會祭祖而知識份子也要祭孔。若這是迷信的話,這對知識份子是非常大的衝擊。另外則是「譯名問題」,天主教是外來宗教要將宗教或哲學的名詞翻譯為另一種語言確實很困難,若翻譯的名詞是當地文化背景下已有的事物就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出現。像是剛開始到日本的天主教傳教士對於語言掌握尚不足,透過當地的翻譯,有人用「大日」來翻譯天主。大日是密宗中的和尚大日菩薩,他們介紹天主教傳教士是從遠西大天竺來的,也就是比印度還遠的地方來的。一開始吸引很多人信仰,但多年後傳教士發現被當地人誤會成密宗所以禁止用「大日」,結果發生很多問題。
在中國「天主」被翻成「天」還有「上帝」,這個詞在中國使用普遍如在先秦典籍便出現很多。耶穌會士在傳教上很有彈性,他們當時創造出一種說法,他們說「天」和「天主」是同樣的東西。中國的「天」是「大自然」,未必是神格化的東西。但把天的解釋成一神論的神則是完全有用的。傳教士為了向士大夫要傳教避免矛盾所以說中國古書的天就是天主。為了解釋這樣的關聯,甚至說這樣的信仰從秦朝就傳入中國了但因焚書坑儒而消失。他們也將大洪水的事情與大禹治水拉出關聯性,甚至他們說可以用天主來解釋《易經》中的太極也可以理解。甚至《易經》是上帝賜給中國的神祕經典。有些想法可能是附會的,但到了一段時間某些傳教士或是大部分的中國人都相信這些說法,但非耶穌會的傳教士無法認同。天主是拉丁文的Deus,天主這一辭在古代並不頻繁,這個名詞比較不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早期中國天主教的書出現「陡斯」,這是天主的音譯以避免錯誤理解。利瑪竇規矩便是利用這些有彈性的方式來讓中國人信仰天主教。第二位耶穌會在中國的負責人金尼閣則允許中國人以中文的文言文來信祈禱文,另外不脫帽也是被允許的,像西方脫帽是種禮貌但中國戴帽則是種禮貌。龍華民(1565-1655年)則反對祭祖祀孔,反對用天、上帝、天主等譯名。

顏璫頒布「中國禮儀」禁令
1580年至1640年葡萄牙受西班牙統治,西班牙國王菲力普二世發現教會竟有傳教的秘密協定違反保教權,他一怒之下開放其他傳教會到日本去傳教。天主教耶穌會士因教皇特許在日本介入商業行為,導致日本政界、其他宗教團體甚至是其他教會感到反感。中國的情況則是僅開放澳門接受傳教,所以第一批的道明會傳教士進入中國福安。他們發現被稱為「西來孔子」的耶穌會士艾儒略遵循利瑪竇規矩,他們嚴厲的批判艾儒略。他們了宗教法庭並把結果送回教廷去,但是耶穌會被教皇禁掉。整件事情則被稱為中國禮儀之爭。
1683年,康熙年間巴黎外方傳教會士顏璫隨同該會的創始人之一方濟各(有近人譯作陸方濟)主教入華,1684年,獲擢升為主管福建、湖廣和浙江地區的代理代牧。是年10月,方濟各在臨終前指定他總管中國教區的事務,1687年,教宗正式任命其為福建宗座代牧。1693年,他在長樂發布與「中國禮儀」有關的七項指令,次年,更派人至羅馬上呈該禁令。1696年,顏璫被晉陞為主教,但直到1700年始獲正式祝聖。顏璫更掀起了中國的禮儀之爭。
顏璫的七項指令包括:
1. 禁用「天」和「上帝」以替代「天主」
2. 禁懸刻有「敬天」字樣的牌匾(此為康熙皇帝御賜牌匾上所題之字)
3. 不得以1656年教宗亞歷山大七世 (Alexander VII, r.1655-1667) 的敕諭為藉口祭祖祀孔,因當時所依據的材料有問題
4. 不得從事或參與祭祖祀孔之行為
5. 禁止在祖先牌位上書寫「神主」、「神位」和「靈位」字樣
6. 嚴禁傳播那些能誤導眾人、促進迷信的言論,如稱中國哲學原與天主教不相違背、「太極」即萬物之原的真神、孔子敬鬼神之說的世俗性高於宗教性、《易經》乃集自然與道德教誨之大成的作品
7. 不受古書中無神論和迷信內容的影響。
顏璫此舉除了宗教本身的理由之外,或亦與巴黎外方傳教會亟欲擴展其在東方的勢力範圍攸關,法國所支持的該會與教廷傳信部之間關係密切,兩者都希望能取代或壓制由西、葡兩國保教權所支持的各傳教會(見附錄1.2)。傳信部因此先後派遣三位巴黎外方傳教會士以主教的頭銜來亞洲擔任宗座代牧,其中 Pierre Lambert de La Motte (1624-1659) 是負責交趾 (Cochinchina) 以及浙江、福建、廣東、江西和海南等地,他於1662年率領兩名巴黎外方傳教會士入居暹羅的首府大城(Ayutthaya;位於今曼谷市郊);方濟各負責東京 (Tonkin) 以及中國南部的雲南、貴州、湖廣、廣西和四川五省,他於1664年率領四名該會會士抵達大城;Ignatius Cotolendi (1630-1662) 負責中國的南京、陜西、山西、山東、北京、遼東以及朝鮮等地,他於旅途中不幸死亡。為避免遭到葡萄牙的阻撓,傳信部訓令這些代牧盡量經由陸路,並在東來旅途中對其職銜和任務加以保密,甚至要求他們在與羅馬通信時均應使用密碼。
由於當時巴黎外方傳教會在暹羅的發展相當順利,方濟各於是帶領顏璫來華另謀發展,該會欲在亞洲各國建立其勢力範圍的企圖心,或許也是爆發「中國禮儀之爭」的重要背景因素之一。而顏璫之所以將戰場延伸至羅馬,或亦希望透過此舉能以教廷的力量來壓制受葡萄牙保教權支持的耶穌會,並確認他在整個中國教區的領導地位。

1939年「中國禮儀問題」的重新定調
1932年,日本耶穌會創辦的上智大學,發生學生在參拜靖國神社時未依常規行禮的事件,因此舉嚴重違反當時日本軍國主義所強調的愛國精神,故引發軍部省的嚴責。時任廣島主教的 Johannes Ross (1875-1969) 為解決此一棘手問題,遂積極自教史中尋找有利的案例和證據,在上智大學前校長 Klaus Luhmer (1916- ) 的協助之下,竟然發現1258年時教廷曾頒發一件通諭,允許教徒可以參加非基督教的儀式,由於此諭的年代要較「中國禮儀之爭」久遠,對頗為重視傳統的羅馬教會而言,無疑具有某種程度的權威性。在幾經討論之後,教廷終於發佈通告,允許日本教徒在神社中低頭行禮,因為此舉「除了表示他們對祖國的熱愛,對天皇的忠誠外,別無他意」。
該發生在日本神社的禮儀事件,稍後更成為解決「中國禮儀問題」的催化劑。1934年,溥儀在日本關東軍的扶植下登基為滿洲國的皇帝,為標榜王道立國的精神,遂將祀孔提昇為強制的文化政策。梵蒂岡當時不顧南京國民政府的反對,承認此一日本的傀儡政權,東三省的天主教徒於是再度得面臨兩個多世紀以前的「禮儀問題」。由於滿洲國政府在回應吉林主教高德惠 (Auguste Ernest Désiré Marie Gaspais) 之訊問時,答覆曰:「尊孔儀式的唯一目的,就是彰顯對孔子的崇敬之情,絕對不帶宗教的特質。」再加上有先前日本神社事件的前例,教宗庇護十一世 (Pius XI, r.1922-1939) 因此於1935年發布命令,要求滿洲國教區主教應謹慎確認祀孔無宗教特質,而神職人員在行過反對「中國禮儀」的宣誓之後,還應等待主教們的指導,以避免疑惑和爭執。
1939年,教宗庇護十二世 (Pius XII, r.1939-1958) 更頒布〈眾所皆知 (Plane compertum est)〉之通諭:允許教徒參加祀孔儀式;可以在教會學校中放置孔子之肖像或牌位,並容許鞠躬致敬;教徒只要抱持消極的態度,即可出席帶有迷信色彩的公共儀式;允許在死者或其遺像、牌位之前鞠躬。

但教廷並非承認先前相關的通諭有誤,而是認為過去宗教性的祭祖、祀孔觀念,歷經數百年後已變成了世俗性活動,故可以被酌情允許。此一宣言對亞洲儒家文化圈內的天主教徒亦是一種解放,如越南也在1964年針對祭拜祖先、民族英雄和戰爭亡魂等事,獲得教宗的特許。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學期成績評分標準

1.學習態度:出席率與學習態度(10%)
2.個人作業(網路上完成):
主題報告(20%)
課程心得分享(5%)
課前提問(5%)
課程回應(10%)
3.小組作業:期中小組討論報告(20%)、期末學習成果發表(30%)

TA評分佔總成績30%

「人痘西傳與牛痘東漸」主題報告

請對這此主題有興趣的同學, 提出相關的討論或學習報告做為作業, 字數不限, 但需有完整架構, 而非心得或提問形式的書寫.

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

其他與課程相關內容之主題報告

同學亦可針對黃老師課堂上曾提及的任一主題, 擇一提出相關的討論或學習報告做為作業, 字數不限, 但需有完整架構, 而非心得或提問形式的書寫.

「大航海時代的歐洲與亞洲」主題報告

請對這此主題有興趣的同學, 提出相關的討論或學習報告做為作業, 字數不限, 但需有完整架構, 而非心得或提問形式的書寫.

「沈默的天主」主題報告

請對這此主題有興趣的同學, 提出相關的討論或學習報告做為作業, 字數不限, 但需有完整架構, 而非心得或提問形式的書寫.

「巴拉圭森林中遺失的城市」主題報告

請對這此主題有興趣的同學, 提出相關的討論或學習報告做為作業, 字數不限, 但需有完整架構, 而非心得或提問形式的書寫.

「傳教士與紅夷大砲」主題報告

請對這此主題有興趣的同學, 提出相關的討論或學習報告做為作業, 字數不限, 但需有完整架構, 而非心得或提問形式的書寫.

「天主與妾」主題報告

請對這此主題有興趣的同學, 提出相關的討論或學習報告做為作業, 字數不限, 但需有完整架構, 而非心得或提問形式的書寫.

「中國禮儀之爭」主題報告

請對這此主題有興趣的同學, 提出相關的討論或學習報告做為作業, 字數不限, 但需有完整架構, 而非心得或提問形式的書寫.

「印度臥亞的天主教世界」主題報告

請對這此主題有興趣的同學, 提出相關的討論或學習報告做為作業, 字數不限, 但需有完整架構, 而非心得或提問形式的書寫.

「西藏古格王國覆亡的秘密」主題報告

請對此主題有興趣的同學, 提出相關的討論或學習報告做為作業, 字數不限, 但需有完整架構, 而非心得或提問形式的書寫.

第十三週課程提問-人痘西傳與牛痘東漸

下週因課程調整,黃老師要講「人痘西傳與牛痘東漸」,請同學事先下載網頁上資料,閱讀後提出疑問或想法。謝謝~

第十二週課程回應-西藏古格王朝覆亡的秘密

今日聽過小組報告及影片介紹後,相信同學們對古格王朝神秘色彩有些認識,有沒有如老師所說很想去一探究竟?或許可以先與同學們分享上課後的一些想法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