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

「印度臥亞的天主教世界」主題報告

請對這此主題有興趣的同學, 提出相關的討論或學習報告做為作業, 字數不限, 但需有完整架構, 而非心得或提問形式的書寫.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1533年,羅馬教廷正式在葡屬印度首府臥亞(Goa,另譯「果阿」)成立主教區。這個主教區管轄的區域可謂空前絕後,從南非好望角一直伸展到東亞的日本,著名的傳教士沙勿略、利瑪竇都是從臥亞前往遠東地區宣教,開啟了東西文化交流的新頁。

臥亞除了是葡萄牙在亞洲的宗教中心,也是向東方推進的重要軍事、貿易基地,葡萄牙人在此踏出了長達四百餘年歐洲列強在亞洲巧取豪奪的第一步。



【臥亞現況】

今日的臥亞是印度面積最小的一個邦,位於印度西岸。人口140萬,面積3702平方公里。昔日葡萄牙殖民時期的首府現稱為老臥亞(Old Goa),新首府位於老臥亞西方9公里的帕納吉(Panaji)。

臥亞的三個主要宗教:印度教(佔當地人口65%)、天主教(30%)、回教。與印度其他地方相比,臥亞的天主教徒比例算是非常高的,此乃葡萄牙在此地長達400年的殖民統治所致。

老臥亞最風光的時候,政經地位可與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相提並論。當地有許多天主教的大教堂,這些歷史悠久、外觀典雅的教堂如今成為臥亞旅遊業最大的賣點。
聖塔卡塔琳娜(Santa Catarina)教堂,臥亞最大的教堂



【葡萄牙的殖民】

1497年,明朝中期,葡萄牙人華士古‧達迦瑪(Vasco da Gama,1460 – 1524,如右圖)發現了歐亞的新航路,繞道非洲好望角到達印度西南海岸。

1510年,達爾布克基領導的軍隊打敗了臥亞的伊斯蘭統治者,建立了入侵印度的橋頭堡。次年又佔領了馬六甲(Malaca)。自此,葡萄牙開展了對東方的貿易。天主教的傳教士隨葡萄牙軍隊東來,在臥亞建築了聖堂和修道院。

1533年,羅馬教廷正式在葡屬印度首府臥亞成立主教區。

【沙勿略的傳教】


沙勿略(Francis Xavier,1506 - 1552,如右圖),出生於西班牙。沙勿略首先將天主教傳播到亞洲的馬六甲、摩鹿加群島(位於印尼東部)和日本,天主教會稱之為「史上最偉大的傳教士」。

1542年,36歲的沙勿略抵達臥亞。

1549年,沙勿略抵達日本九州南部的鹿兒島,成為第一位踏上日本的天主教傳教士。1551年,沙勿略離開日本時,日本已有教徒1000人,此後教徒仍持續增加,這為83年後德川幕府時期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島原之亂」種下了遠因,日本電視劇常有演出德川家光為平定「島原之亂」大舉鎮壓教徒這一段歷史。

1552年8月底,沙勿略抵達廣東外海的上川島,因明朝實施鎖國政策,他只得俟機偷渡入境。12月3日晨,沙勿略因瘧疾病逝於島上,年僅46歲。

據說沙勿略的遺體長期不腐爛,一路向人展示,到1554年才被安葬在臥亞的仁慈耶穌大教堂(Basilica of Bom Jesus)。1662年沙勿略被教會列為聖徒,他的墓地也成為朝拜的聖地。


【利瑪竇的傳教】

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 – 1610,如右圖),出生於義大利,利瑪竇出生後兩個月沙勿略病逝。他是天主教在中國傳教的開拓者,也是第一位閱讀中國文學並對中國典籍進行鑽研的西方學者。他除宣教外,還廣交中國官員和社會名流,並傳播西方科學知識,他的著述對中國人認識西方文明產生了極重要影響。

1578年,26歲的利瑪竇抵達臥亞。

1583年,利瑪竇來到中國的廣東肇慶。此後輾轉北遷宣教,1601年,利瑪竇攜帶禮物晉見明神宗,被准許在北京宣教。1605年,北京已有200人信奉天主教,當中更有數名是公卿大臣。1610年,利瑪竇病逝於北京,享年58歲,葬於北京城外。


【印度佔領臥亞】

17世紀,歐洲他國的殖民者繼葡萄牙之後也紛紛向東方湧來,在印度展開較量。荷蘭打敗了葡萄牙,英國又打敗了荷蘭。然而,臥亞這個小區塊卻始終握在葡萄牙的手中,未曾間斷統治。

印度於1947年脫離英國獨立後,即要求葡萄牙將臥亞移交印度,但被葡萄牙拒絕。1961年12月12日,印度部隊僅受輕微抵抗即迅速佔領臥亞;但是直至1974年,葡萄牙才正式承認印度對葡屬印度地區的主權。


參考資料:http://blog.ylib.com/jimyang/Arch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