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6日 星期三

第十一週課程回應-中國禮儀之爭

聽完今日天主教與中國文化之衝突後,不知同學有沒有想法與同學分享討論。

第十二週課程提問

請同學事先下載閱讀當週講義,提問討論。謝謝。

第十週上課回應

11/19筆記

11/19 TA筆記

【小組報告-第四組:江文也之國際認同】

日本神田區的舊書店,日本對於知識的尊重,顯示在對於古書的保存和舊書攤的書本都非常高價位。現在那邊還有一些江文也的資料,文字和圖片皆有,可以讓人感受到當時的狀況,而還有很多資料也都還在前夫人信子手上。

江文也除了管絃樂作品,還有一些合唱曲
漁翁樂/ 江文也作曲
歌詞:漁翁樂陶然,駕小船,身上簑衣穿,手持釣魚竿,船頭站,捉魚在竹籃。金色鯉魚對對鮮,河內波浪蛟龍翻。兩岸垂楊柳,柳含煙,人唱夕陽殘。長街賣魚錢,沽一杯,美酒兒,好把魚來煎。夜晚宿在蘆葦邊,酒醉後,歌一曲,明月照滿船。嗯──,漁翁樂陶然。
解說:
這一首《漁翁樂》,同樣是江文也所作基於中國民謠風格的九首混聲合唱曲之一。 《漁翁樂》這樣的音樂主題,應該也是脫胎於中國古琴曲《醉漁唱晚》以及《漁樵問答》等曲目。前者描繪漁人泛舟江上,搖櫓蕩槳,陶醉於山水之間的情態;後者寄寓「古今興廢有若反掌,青山綠水則固無恙。千載得失是非,盡付之漁樵一話而已」的微旨。一漁船、一壺酒,逍遙山水間,看盡古今興衰。陶然穿楊柳、宿蘆葦,高歌獨酌滿船清風明月。超世無爭、自得其樂的生活美學,灑然直通亙古實存的宇宙之心。
http://www.aancku.org.tw/chorus_YuWomg_YZJ.htm

【南明天主教】
從中外交流史的角度來看,幾乎讓中國成為天主教國家,有很多統治階層都信了天主教,也派了人去歐洲請求幫忙。16-17世紀天主教都有介入亞洲國家,1585年日本也出現「切支丹」(日本的christian)1613年也派特使到歐洲去。

而中國在明末時也曾請求天主教幫忙。當時的政治狀況,明末的情況非常複雜,很多人都想要掌握政權,尤其是當滿州人佔領北京後,就要開始編新的歷法,當時是請耶穌會的傳教士擔任編寫新歷法,這位傳教士就是湯若望,而他們都在宮廷裡面做事,也當上了一品的文官,成為西方人在中國帝國體制底下當官當最大的。

同一時期,有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在四川地區,也請了兩位耶穌會士,並封為天學國師,並承諾若統治中國,會讓天主教在中國建立教堂並自由傳教。另外李自成的政權叫大順政權,找了曾與湯若望在明末時幫忙編寫歷法的人,還有徐光啟的學生(徐光啟為天主教徒)韓霖(也信天主教),可見在大順政權底下也有天主教的蹤跡。

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永歷皇帝底下也有天主教士,在明清政權轉變的時候,每個政權都可看到天主教的影子,但天主教沒有公開支持任何一個政權,因為不管之後哪個政權統治了中國,天主教都希望可以有一些傳教的力量。在梵蒂岡有保存一個明末隆武皇帝寫給傳教士畢安濟的詩,說明跟傳教士借澳門的軍隊。鄭芝龍先生也曾寫序詩給畢方濟,而鄭芝龍本身也有受洗,因為要與西方人建立關係。
而永曆皇帝的太子,王太后們也都受洗,但皇帝由於無法實行一夫一妻制無法受洗,在逃亡的過程中,必須至少要留下明代的血脈,所以有很多的妾。眼看傾頹在即的王太后和龐天壽遂決定私遣耶穌會士卜彌格使歐,隨行的只有一位奉教的游擊陳安德,在卜彌格所攜去的信中均有意地將尚未被冊立為東宮的慈炫稱作皇太子,期盼能獲得教皇、耶穌會總會長以及其它天主教國家的同情與幫忙。其皇太子教名「當定」原就是取君士坦丁大帝之名的諧音,耶穌會士期許他將來能效法該羅馬君王,大力支持天主教的發展。

天主教的傳教工作在永曆二年(1648)春達到高峰,當時帝在桂林,正為朝廷的存續艱苦掙扎,而奉教的司禮太監龐天壽則受命扈從王、馬兩太后以及已懷孕的王皇后僻居在大後方的南寧,面對徬徨灰暗的未來,被許多人認為有能力或管道引進西方先進火器的耶穌會士,很可能觸發內廷的某些遐想。在這種特殊的背景環境之下,瞿安德終於二年三月說服王、馬兩太后以及王皇后入教。1650年,南明永曆朝廷中的王皇太后和司禮太監龐天壽均曾以天主教徒的身份致書羅馬教皇與耶穌會總會長等人,希望教會能多派傳教士來華,這應是早期中國教友與歐洲教會之間進行直接聯絡的最重要文件之一,由耶穌會士卜彌格 (Michael Boym) 攜回歐洲的函件。

卜彌格帶著皇太后和龐天壽寫給羅馬教皇等教會領袖的私信,於1651年元旦自澳門登船赴歐。但此一任務曾否如其所稱獲得明廷的正式授權,卻遭到教會中人嚴重質疑。1655年12月,新上任的教皇亞歷山大七世終於接見他,但為避免得罪清廷,只與他進行應酬式的對話。當卜彌格捧著教皇、耶穌會總會長、葡王約翰四世以及法王路易十四的禮貌性覆信回返東方時,皇太后和龐天壽均已過世,永曆皇帝亦正奔逃入緬甸。無助的卜彌格輾轉從安南進入廣西,終在1659年8月因勞頓而死於邊境。
明末來華的耶穌會士卜彌格所繪的海南島圖上,見到一種特別的蟹,拉丁文說明指稱此蟹在1647年見於兩廣附近的中國海中,「蟹背有白十字架,兩旁有二旗,亦白色。蟹熟成紅色,架與旗仍不變其色」,並稱當時南明的永曆皇帝剛即位,而內廷中的兩宮太后、皇后和太子慈炫均於不久之後領洗入天主教,且是年明軍在桂林大敗清軍,奉教的司禮太監龐天壽,也在勇衛軍中起用十字架旗幟,這些都是此種十字紋蟹所顯示的天主恩寵。自然中竟然真有這種被稱作銹斑蟳的蟹。
卜彌格在科學史上有許多特出貢獻,他的《中國植物志》是歐人所發表的第一部介紹遠東和東南亞生物的著作,書中圖文並茂地介紹了胡椒、茯苓、枇杷、芭蕉、荔枝、松鼠、蚺蛇和綠毛龜等有趣的動植物,但中國特有的柿子樹,則被誤稱為柿餅樹。

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

11/12課堂筆記

老師講評---第三組報告「大東亞的沈默:高昇號事件的經過」】
同學這次報告的缺點是無法將一個個的事件或敘述串連起來。同學們首先要學會如何說故事,一開始就要能掌握吸引聽眾的注意和目光。我建議一開始就要告訴大家,作者如何以他的角度來看高昇號軍艦沉沒的歷史事件,在大歷史中,這又對近代史中日本的掘起扮演何種角色?這是首先必須抽離出來談的課題,然後再敘述其細節的部份。一開始就一直敘述細節的部份,聽眾便無法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重點。其實無論是文字或是口頭的報告,其目的就是為了讓聽眾或是讀者體會和瞭解你所知道的事,所以必須從對方的角度去勾勒整個背景,這樣才能帶領大家進入報告的內容裡。

【火砲的完結篇】
【吳橋之變】
傳教士是當時極少數具有語言能力,能讓雙方溝通的人,而火炮的相關知識掌握在他們手上。因為不外傳,所以操作火炮的技術便一直都是掌握在天主教徒的手上。
明朝末年,南方已經能夠打撈歐洲沈船中的大炮,然後將之往北運出關外,送達寧遠,因而明朝得以獲得寧遠大捷,但是不是每個擁有火炮的軍隊都知道如何掌握火炮的威力。
徐光啟是個天主教徒,他是中國最早受到西學和西教的人,他的學生孫元化也是個天主教徒。崇偵三年,孫元化奉派到山東地區當登萊巡撫,他延請澳門地區的軍事顧問率領20幾名葡萄牙的天主教徒,帶著西方大砲到山東來協助訓練明朝的部隊。這批由山海關外撒退回來的部隊,大約八千人,他們從大多為滿洲人所佔據的遼東地區逃出,經由訓練後,成為全中國戰鬥力最強的部隊。
當時滿洲人欲圍攻關外的一個重要軍事據點”大凌河”城,孫元化派孔有德將軍率軍前往增援。當時軍隊行進路過”吳橋”,其縣令是畢自寅,其兄畢自肅原為遼東巡撫,因為發不出軍餉而遭遼東士兵逼死。而這批部隊路經吳橋時,卻巧逢畢自肅的棺木送到,使得當地部分的山東人對這批從關外撒退的遼東人產生了怨恨的心結。
而當軍隊到達”吳橋”時,這裡大雪天寒,百姓閉戶罷市,軍隊飢寒交迫,軍中兵士偷了一隻雞,卻偏偏是王象春家裡的一隻雞。王象春不但是當地的望族,更是孫元化的房師,因此王家要軍隊給一個交待。軍隊因為士兵被穿鼻遊街示眾,再加上諸多情緒的不滿,最後竟叛變,並拱孔有德為王。他們回轉反而圍攻山東登州,與登州城內的遼東人裡應外合,攻城並俘虜駐紮於此的登州巡撫孫元化及其監軍王徵。
明朝派關外大軍到登州圍剿叛軍,叛軍欲走海路突圍,最後由明朝大軍和朝鮮軍隊圍剿叛軍於鴨錄江口。當時皇太極也派兵前來,三路軍隊圍堵叛軍於此。最後叛軍選擇投降於滿州人,隨軍隊到瀋陽,受到皇太極的熱情歡迎,原因就是此軍團擁有大砲和所有操作火砲的祕密,致使日後共有四位(孔有德、耿仲明、吳三桂、尚可喜)受封為滿洲的異姓王,也因此改變了明、清的歷史。
當時很巧的是,東方的軍事奇才皇太極,與西方被稱為「近代軍事之父」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處於同一世紀裡,他們都建立了軍事砲兵部隊。皇太極建立八旗部隊、掌握紅夷大砲,統一了中國。

【神威大將軍】
滿洲人本身不懂如何鑄砲,全賴利用投降和擄獲的漢人。漢人擁有鑄造和操作火砲的技術,在清初之際,所有砲兵幾乎為漢人。清兵入主中原前佔領了錦州一地,其中有一批工匠和材料全被俘虜,因此鑄造了35門的”神威大將軍”,這是當時全世界最好的大砲。當時西方的大砲是全由單一的銅或鐵所造,銅在當時的價格高於鐵6倍之多,非常耐用。”神威大將軍”最大的特色在於砲本身是由內鐵外銅兩層金屬所鑄成,它並不需要很多銅,一樣可以達到同等耐用的效果,優點甚多。其實明朝本身就有鑄砲的技術,只是因為財政困難無法大量製造,而滿洲人卻能利用漢人所鑄成的百門大砲打敗大明,建立大清帝國。

【中西文化交流下的悲劇---天主與妾】
明末清初的時代是東西兩大文明第一次較大規模的接觸,由於天主教進入中國,教規”十戒”卻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了極大的衝突。例如一神論的信仰與教皇的崇高地位,威脅到了皇帝為天之子,無人可取代的威信;天主教中不能祭拜祖先的規定,更是為傳統文化的中國人社會所無法接受;天主教十戒中,除了不能殺人外,亦不能自殺。然而在明末時,有些人欲隨明朝殉國,這是教規所不允許的;天主教是一夫一妻制,這又與當時的中國社會裡,一夫一妻多妾制有很大的抵觸。因此當時傳教士要向知識份子尤其是士大夫階層傳教時,面臨了相當多的挑戰,而知識份子也必須在天主與妾(傳宗接代)中要有一抉擇。
今天以當時的知識份子王徵之妾申氏的故事,來述說這個首次中西文化交流下所產生的矛盾、撞擊與悲劇。
52歲的王徵把得中進士的榮耀和功勞歸於天主,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但是他因無子嗣傳宗接代,按中國傳統與家族延續的觀念,必須接受納妾的安排,但這卻抵觸了十戒的教規。他雖然嚐試拒絕,卻禁不住家人苦苦的哀求,最後娶了一名15歲的女子申氏為妾。這是一個祕密的婚姻,不為外人和社會所知曉。而王徵也因未遵守教規而深感內愧和後悔,決定結束這短短不到一年的夫妻關係。隨後王徵隨軍隊離家到山東吳橋,最後卻因吳橋兵變被罷官返鄉。雖返家鄉,但卻不知如何面對家中兩位女人,只得每日忙於組織鄉兵扺抗陝西流寇,無暇入內室。因為王徵的宗教信仰,讓他內心充滿矛盾與衝突,最後因為內心承受不住的煎熬,寫了一封公開信,對外承認違反十戒娶妾一事,說明他與申氏只是好朋友。
可憐的申氏,嫁入王家卻因為丈夫的宗教信仰,成為一個不能為人所知的隱形人。不到一年,丈夫要她改嫁,她不願意,先生便離家出走。多年後丈夫回家,鎮日忙碌不入內室,有一天卻對外宣稱自己的錯誤,和她只是好朋友的關係。看似哀怨的命運,在王家深深大院中的申氏,真正的悲劇才正要上場…
崇禎16年李自成攻下西安,要王徵出仕為官,但王徵不願意,因抗拒繼子受俘的威脅,絕食七日而亡。他的娶妾是為家傳嗣盡孝,他的絕食是為國守節盡忠,這都是中國儒家傳統的思想,但是這兩種行為都違反了天主教的十戒。王徵的天主教信仰不是歐洲式的,而是儒家化的天主教信仰,所以他在這東西兩大文化中掙扎和痛苦,並失落在儒家傳統與天主教文化之間。這是這個時代的悲哀。
王家破產,申氏在王徵絕食自盡時,也想要隨他絕食,而臥病在床的元配尚氏,卻因為希望她能代為照顧全家,強迫申氏進食。此時的申氏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斷髮毀容,接下了支撐照顧整個王家的重擔。不久尚氏病逝,過繼的兒子也身亡,留下孫兒一男一女,申氏繼續照顧著王家的後代。孫子為感念其申氏的養育和對王家的奉獻,為她舉辦了70歲的壽筵。一碗羹湯卻使申氏回想起王徵絕食自盡的往事,深感撫育子孫的責任已了,竟自此不再進食,活活的餓死了。
申氏從15歲嫁入信仰天主教的王家,沒有任何家庭地位和名份。後來身份地位受到認可,其代價卻是必須撐起殘破家庭的重擔。到70歲絕食而亡為止,做了55年的節婦,卻選擇以烈女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大時代裡的一個小女子,獨自承擔著東西兩大文明首次接觸所產生的各種矛盾與衝突,這樣悲慘的故事,真實地在那個時代裡上演。

【完整參考資料】
黃一農教授網站:拍一齣明末清初的史詩電影---「天主與妾」故事網站:http://www.theweb.org.tw/~amy/story/

2008年11月13日 星期四

第九週課程回應─天主與妾

聽完本週黃老師所講天主與妾感人的故事,相信同學們有很多想法與感動想分享,請回應本週或之前各週所學所思。(回應請記得標明系級與姓名~謝謝)

第十週課程提問─十七世紀被秘密拘禁在朝鮮土地上的紅毛人

請同學至課程網頁下載課前閱讀資料閱讀後提問。
http://ge2.tnua.edu.tw/guan-du/971ew/handout_08.doc

2008年11月12日 星期三

1105課堂筆記

一、黃老師補充上台報告的方式:
投影片上面每頁的字數不要以密密麻麻方式,上面以關鍵字為主。同時也避免逐字照念,這樣會影響同學聽課。同學會專注在投影片上而不聽講。
文字使用:字體以標楷體為主,不要用粗體以免影響美觀。也避免使用細明體。
文字敘述:避免主觀性過強的描述
口頭報告注意:避免重複的語句 如:然後…

討論議題提供:
1.《羅馬古城在中國》(影片)
此研究觀察到中國西北小鎮的人民長相不似中國人,經調查發現當地可能是羅馬人後代。研究者嘗試追索歷史,有批羅馬軍團在漢朝時到達中國。為何他們到中國又為何無法回家。這是個有趣的研究。
2.國家地理雜誌《貿易風》、英文書籍補充參考
西元14世紀時在探險家馬可波羅去世第二年,1325-1354年期間有伊斯蘭教的探險家在中國遊歷的過程。他由非洲西北角出發花了20多年時間到達中國的泉州與廣州。但中文世界對於這位伊斯蘭教探險家的認知很少,因此黃老師提供了相關資料供同學參考。


二、第二組同學課堂報告
題目:巴 布 亞 紐 幾 內 亞 ( Papua New Guinea ) 大 揭 密! 直擊!
※巴布亞是馬來文「蓬蓬頭、捲髮」的意思。源自葡萄牙人命名。
基本介紹
• 國旗:
紅色象徵剽悍、勇敢。
極樂鳥象徵國家、民族獨立和自由與幸福。
黑色代表國家領土處於“黑人群島”之中。
五顆星的排列位置象徵南十字星座,表明該國地處南半球。
國鳥:極樂鳥(也稱天堂鳥)是巴布亞紐幾內亞特有的鳥

基本介紹
• 地理位置
屬太平洋西南大洋洲島嶼國家,位於紐幾內亞島的東半部,西鄰印尼的西巴布亞省,南部和東部分別與澳大利亞和索羅門群島隔海相望。
人口排名 全世界 106名,是台灣的 0.24倍
土地面積全世界排名 56名,是台灣的 44.5倍。

建國簡史
• 巴紐係由沿海及島嶼之巴布亞(Papua)與內陸高原之紐幾內亞(New Guinea)兩地合併組成。
• 巴布亞原為英屬紐幾內亞(British New Guinea),1906年澳洲托管後改名為巴布亞。
• 紐幾內亞原為德國殖民地,二次世界大戰後兩地由聯合國交予澳洲治理,始更名為巴布亞紐幾內亞。
• 1975年9月16日結束澳洲託管,宣布獨立。

國徽: 圖案為一只極樂鳥停歇在兩只皮鼓和一支長矛上。極樂鳥為國鳥,寓意同國旗;皮鼓和長矛象徵該國的傳統文化。

現況簡述
• 以農礦為主要經濟。
• 98%屬美拉尼西亞人,其餘為密克羅尼西亞人、波利尼西亞人(屬於巴布亞密羅尼西亞人種,都講巴布亞語系的語言,非南島語系)、華人和白人。
• 官方語言為英語,地方語言820餘種。皮金語在全國大部分地區流行。南部的巴布亞地區多講莫土語,北部的紐幾內亞地區多講皮金語。
• 居民中95%為基督教徒,傳統拜物教也有一定影響。

※新幾內亞島長期孤立於世界的一角,一直到1930年代才首度與外界接觸

巴紐與台灣之間
• 農業:來自台灣的農耕技術的支援
• 巴紐的農耕環境相當好,種植任何作物都會生長,但是糧食的生產卻無法自足。主要在糧食生產的不穩定,例如不下雨時,就會發生糧食匱乏的問題。台灣農耕隊最重要的貢獻就是確保糧食供應無虞。他們教導當地人民現代化的耕種技術,1990年台灣就開始對巴紐伸出援手,協助種植稻米,免費提供種子及農耕機械,大大地解決巴紐靠天吃飯的糧食問題。
• 外交: 10億新台幣台、巴建交款遭侵吞案
• 我國有史以來歷時最短的建交案,從建交到斷交前後只有16天。 1999年那次台、巴建交,澳洲的反應最為強烈,最後斷交,其中也有澳洲全力運作的結果,為什麼?因為澳洲害怕台灣搶走口中的禁臠,進而祭出「影響區域平衡」的理由。
※從台灣引進的新品種甜玉米,成為巴紐農業的新寵,提高了農民的所得。

今日巴紐?
• 劇烈現代化所衍生的問題
發展緩慢/高度失業率/治安不佳
• 特殊文化
阿塞奇燻屍/辛吉辛吉Sing-Sing/Mumu 餐
※首都莫士比(Port Moresby)港市。

首都莫瑞斯比(Port Moresby)
• 無公路聯絡其他主要城市,交通靠小飛機來往,境內小機場有三百多座,是全世界之冠。
• 氏族觀念的負擔,讓年輕人不願工作。
• 獨立至今,新政府對管理國家和經濟完全沒有經驗,並且官員貪污嚴重,難以統整眾多部族。


環環相扣的剝削
• 治安敗壞的原因之一就是生活太過窮困,老百姓只好鋌而走險,一有機會就偷、就搶。
• 但是,巴紐其實是地球上最有條件發展的國家之一,因為巴紐應有盡有,各種天然資源、礦產,你說得出來,它都有,而且很多。
• 航空業發達,反襯出巴紐公路系統不發達,因為澳洲不幫巴紐建,小飛機雖多,但是一般巴紐人根本坐不起。公路不發達,巴紐有再多資源,自己也無法開採,但是澳洲卻有能力,澳洲開採巴紐的金礦是用直升機往來,巴紐人只能抬頭看他們飛來飛去。

環環相扣的剝削
• 巴紐的天然氣,澳洲建條管路,直接就輸過去了。巴紐土地肥沃, 澳洲卻灌輸巴紐土地不適合種稻的觀念,也不協助興建灌溉系統,所以巴紐人雖窮,吃的卻是昂貴的澳洲進口米。
• 澳洲人最厲害的一招,就是每年固定無償援助巴紐,10年前是3億美元,現在當然更多。這些援助到了巴紐之後,絕大部份都進了層層政客的口袋,到老百姓手上時,早已是涓滴末流了。澳洲養肥這些人,這些人當然也就樂於配合澳洲在巴紐的剝削,巴紐本身的發展,又怎麼可能會是優先項目呢。
~~節自中國時報 2008/05/18 報導:
「豬步」巴紐 澳剝削資源阻發展 記者/梁東屏

快與慢並存的「現代化」
一九八四年完工的國會大廈是莫士比(Port Moresby)港市的著名地標。
傳統市集 VS. 超級市場
傳統市集裡閒人比商品還多/;衣架上賣的舊衣比新衣多。/近幾年才有的超級市場。
特殊文化
阿塞奇燻屍
• 燻屍方式:遺體內臟丟掉,清洗後塗上紅泥防蟲腐,然後依其生前姿態用火燻烤2~3天,燻乾後不易腐壞。
• 因為相信人死後靈魂仍存在,而且會庇祐子孫,所以軀體也要保留下來!直到後來葡萄牙人入侵後才慢慢廢除,改為土葬。
特殊文化辛吉辛吉Sing-Sing
• 紐幾內亞的荷根山Sing Sing Show 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慶典活動,身上塗滿
五顏六色油彩的不同部族(至少40個以上),都會聚集一起競技、唱歌跳舞,是紐幾內亞的重要盛會。
• 源自於殖民強權想要化解各族群之間的敵對關係。另外,政府當局也想藉此招攬外國觀光客,以改善當地經濟。
※每年9月16日國慶日展開,一連舉辦3天,地點在果洛卡與哈根山兩地輪流交替舉行 。

服飾特色
• 男女皆裸露上體,下體則以獸皮、樹葉或其他裝飾包裹遮掩。
• 最重視代表族群特有的面部彩繪,所以絕對找不到兩族是雷同的。
• 以男性性器為傲,所以保護得特別好,用金屬、用貝殼、瓜果殼等等,很誇張地套得又長又尖翹,就像一把隨身的武士刀。
• 用色大膽、強烈。

傳統服飾欣賞
※身體紋飾各不相同,女性飾品大多為貝殼、鳥羽及植物的葉子。
常用豬骨當成裝飾品,越多代表殺掉的豬越多,以顯示財力和權力。

「泥人」─阿撒羅(Asaro)族
• 盛會場中最特殊的是泥人族(Mud Men)。
• 不畫臉而套1個約5~6公斤重的泥製面具,渾身塗滿泥漿。

骷髏族&安布族
其他還有背著長長甘蔗的甘蔗族(Kokopi)炫耀他們的特產。Kangupo族頭冠上全是鳥類羽毛、Kompri族用翠綠的寄生草披掛全身、安布族男人頭戴大圓帽,臉孔塗黑,下身裹布,手持長槍和皮鼓擊奏,動作整齊劃一 、骷髏族(Gena Bona)將全身塗黑,再用白色樹脂畫成骷髏等。

特殊文化 Mumu餐
• 巴紐的傳統美食大多結合根莖類如芋頭、紅薯、西米。
• Mumu是一項傳統的菜肴。
• 用熱石頭燜,裡面有雞、香蕉、豬肉、紅薯、米飯、青菜、山芋、紅薯和玉米等。不直接用火,全靠烤熱的石頭放進雞肚子和四周,再用葉子燜一個半小時。

資料來源

• 中華民國外交部http://www.mofa.gov.tw/webapp/ct.asp?xItem=87&ctnode=1131&mp=1
• http://www.apibm.nuk.edu.tw/06.student/report/world/country_02/papua_new_guinea/papua_new_guinea.html
• 我的私房筆記
• http://blog.sina.com.tw/a777/
• lonely plane
• http://www.lonelyplanet.com/worldguide/papua-new-guinea
• ALCIVE
• http://handicraft.alcive.tw/info_c/participate_pg.asp
• FLICKR
• http://www.flickr.com/photos/peace-on-earth_org/
• http://www.flickr.com/photos/mytripsmypics/
‧自由電子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mar/27/today-travel1.htm
• ‧中國時報 F1/國際.運動 2008/05/18
「豬步」巴紐 澳剝削資源阻發展 記者【梁東屏/曼谷】
• flickr
• http://www.flickr.com/photos/kahunapulej/sets/72157594420558576/
• http://www.flickr.com/photos/mytripsmypics/sets/72157594251110464/
• http://www.flickr.com/photos/djringer/120709018/
• 《我在怪怪島的日子》 Tim Flannery著
• 《WHERE MASKS STILL DANCE:NEW GUINEA》 Chris Rainier著
報告內容大多參考最新一期(11月)出刊的《經典》雜誌。




三、課程內容
中國仿造的第一批大砲---呂宋大砲
明末中國就有出洋華僑接觸到西洋大砲,所以為防滿清侵犯所以仿造西洋大砲。這就是呂宋大砲,製造的工匠都在馬尼拉的製砲廠工作,所以明政府希望他們在北京製作。
中國初期開始鑄造西方式的大砲的地點是在呂宋,也就是現在的馬尼拉。當時呂宋被西班牙佔據,西班牙帶來的天主教的信仰一直延續到今日。在明朝末年馬尼拉約有一兩萬名華僑居住,大部分華僑都來自福建閩南。薩爾虎之役失敗後,明朝政府任命黃克鑽為兵部尚書,命其鑄造大砲以抵擋滿軍。黃克鑽為福建晉江人,聽聞至南洋發展的家鄉父老提及威力強大呂宋大砲,於是從泉州晉江僱了十幾個工匠到北京鑄造呂宋大砲。這批呂宋大砲被運到關外跟滿州人對抗,但據史書記載大部分的砲一發射就膛炸了。
十多年前黃老師在北京軍事博物館前看到一門有三桅帆船徽飾的炮(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記號),發現那是英國東印度公司船隻UNICORN(獨角獸)號的船砲。這第一艘到達中國的英國船隻,它沉沒在中國沿海。
沒有國家會將武器傳授給其他國,船堅力炮是他們賴以征服東方的東西,因此才可能繼續貿易或征服他國。當時人們沒有足夠的水文與氣象資訊所以對水途航線感到恐懼。早期葡萄牙從印度洋到達東方,接著是佔領美洲的西班牙從太平洋過來,因此他們首先佔領菲律賓馬尼拉,這也是為什麼菲律賓是天主教。當時他們為了獲得更多贊助,所以用當時西班牙王子菲利浦的名字替當地命名為菲律賓。1600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英國東印度公司在1602年成立。他們到了東南亞找到了香料,但繼續往北走尋求更精緻的東西。國外船隻到達中國東南沿海,後來到了澳門,甚至到日本。南亞區域是上一波貿易全球化出現的地方。
當時英國和荷蘭簽約聯盟打擊葡萄牙和西班牙,「獨角獸號」和「皇家詹姆仕號」從東南亞出發往北進發,要將此項消息帶到日本。當時為了安全起見都盡量沿著海岸航行,這兩艘船的航線是從東南亞沿著中南半島,經過海南島和兩廣,穿越台灣海峽,往北到日本長崎。航行到澳門附近時看到一艘葡萄牙船,就發動攻擊想要搶取船上的貨物,沒想到卻發生了極為強烈的颱風,於是兩艘船都在廣東沿海的陽江沈沒。
根據以上的資料,可以猜想寧遠之役所用的紅夷大砲很可能是從這兩艘船沈沒的地點打撈上來的。但是當時並沒有潛水設備,就算可以潛到海底看到船骸,也無法將固定在船身上的砲解開。驚人的是,當時中國南方有一些非常聰明的知識份子,憑著最簡單的物理原理,達成了這項不可能的任務。
鄧士亮在歷史上沒沒無名,但他可能是十七世紀最好的打撈專家。他先在萬曆跟泰昌交接之際撈起三十多門砲,其中二十二門於天啟二年運到了京城,數年後又在廣東沿海撈起兩門砲,關於打撈的過程鄧氏也留有詳盡的記載。天啟五年(1625 年)鄧氏在海邊巡視時,有人偶然間在海邊拾獲鐵彈,經過一個多月的打撈發現水底的沉船上有大砲。鄧氏安排一艘船開到沉船的正上方,在船上設置起重架,並在此艘船上裝滿土石重壓水面,派人帶著固定在起重架上的鍊子,潛水下去將鍊子綁在大砲的銃耳上。將鍊子拉緊後,將船上的土石拋棄,利用浮力
讓大跑與沉船的船身分離,然後用「天車」將大跑絞上來。天車的主要結構是滑輪,所以四個人就可以用天車絞起數噸重的大砲。滑輪是西方的發明,在明末由傳教士帶入中國。
在講到這段歷史時,可以窺見當時第一波全球化的過程。在幾百年前,台灣附近的海域就已經有很多活動了,只是我們往往忽略了這個面向。


另外黃老師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門口擺放的大砲。從外觀看來這明顯是一門紅夷大砲,有銃耳,管壁後厚前薄,後端有尾珠。這門砲的銃耳太靠近前面,不符合力學原理,仔細觀察原來是前面一截砲管在文革大躍進時期被鋸掉拿去鍊鋼了,砲管後段也有被鋸過的痕跡,但因為管壁較厚沒有被鋸斷。上面的陽刻證明此門砲是中國自己鑄造的,因為若是打撈到的砲,無法在上面刻陽刻,只能用尖銳的金屬刻上陰刻。
銘文顯示該砲是明天啟四年(1624 年)仲冬(十一月)欽差福浙都督製造的。天啟二年英國沉船上的西方大砲運到北京,兩年之後南方已經能夠自己鑄造相當大的砲。這門砲的口徑是十四公分,依照現代的軍事用語叫做一四零砲,若把前面鋸斷的部分也估計進去長度大約是三點多公尺。

「世界砲王」
到博物館的第二天黃老師到了廈門大學,在一旁的胡里山砲台有一門號稱世界砲王的巨砲,這門「克虜伯砲」是清末李鴻章向德國人買的,還來不及使用清朝就亡國了。除此之外還有六七十門古砲,在胡里山砲台我發現一門跟泉州海交博物館門口大砲很接近的古砲,從銘文上可以知道這兩門砲是同一批鑄造的砲。
用影像處理軟體辨明砲上的銘文後,發現鑄造這批西式大砲的欽差福浙都督姓俞,經過查證正是明末抗倭名將俞大猶之子俞咨皋,也就是先前提到帶領荷蘭人撤離澎湖、登陸台灣的將領。俞咨皋可能是在跟荷蘭人接觸的過程中學到了製砲的技術。明朝能在兩年內仿製出相同的大砲,除了顯示中國仿製物品的傳統外,也有鑄造技術上的因素。因為中國當時鑄鐵技術是世界一流。
在鑄造歷史方面由於中國北方的森林很早就被砍伐殆盡了,所以北方鍊鐵燒得是煤炭,而煤炭燃燒會產生硫導致鍊出來的鐵容易破裂。南方的木材資源較豐富,鍊鐵燒的是木炭,所以鍊出來鐵較好。當時全中國最好的鐵是閩鐵、粵鐵,其中佛山更是鐵業重鎮,出產鐵鍋行暢銷海內外,至今仍有不少台商在此區域發展。另外從歷代的鐘,也可看出中國的鑄造技術有一定水準,才能造出這麼大型的鐘。綜合以上的因素,顯見明朝時中國南方確有仿製西式大砲的條件。只是造型設計上不如西方。

「火砲瞄準的秘密」
中國也有能力鑄造西式大砲,西方軍隊的火力遠勝中國軍隊顯然不是硬
體的問題,而有其他的因素。這其中的關鍵點就在於歐洲科學革命後,可以用物
理、化學、數學等知識將機械裝置的效能發揮到極致。當時西方使用火砲有一整
套定性定量的方法,而中國從元朝到明朝沒有任何一本教人操作火砲的書。發射火砲需要很精密的計算才能準確地射中目標,所以在電腦發明之前,砲兵都需要具備充分的數學知識。當時的砲都是手工製造的,每一門都不甚相同,所以首先需要校準,先試射以瞭解此門砲的特性,紀錄此門砲用多少火藥、砲彈、仰角會射中什麼地方。試射之後,負責此門砲的小隊要將所有數據編成一本冊子,並用密碼將數據記下。瞭解砲在不同情況下的射程後,戰場上敵軍的位置是不斷變動的,所以還需要用幾何學的知識去做靈活的運算,才可以迅速做出正確的判斷。
中國的數學雖然很發達,但長處在於代數學,當時已經可以解多次聯立方程式,在幾何學方面卻很落後,一直到明末才由耶穌會士傳入,徐光啟所譯的幾何原本就是幾何傳入中國最重要的著作。當時西方的幾何學十分先進,而且也被應用在戰場上。這個測量儀器可以運用簡單的幾何學,幫助守城砲兵迅速測量出敵軍的距離。正方形木板上有刻畫,一角綁繩子並垂一小塊重物,其中一邊突出兩個中空的小木塊。眼睛透過兩個小孔對準目標,測量板上的繩子會因著目標位置而改變跟刻度交會的地方。運用相似三角形的原理,由已知的邊和角,就可以推算出敵人的距離。

寧遠大捷—紅夷大砲為明軍立大功
1620 年仿造的呂宋大砲不甚成功,但後來明朝卻在因緣際會之下獲得西方大砲,在 1626 年寧遠之役中大敗滿軍。明軍在寧遠城上除了傳統的火砲之外,還放了十一門最精良的紅夷大砲,除了實心砲彈外還置入很多碎片,殺傷力讓滿軍大為震驚。
寧遠是關外重要的城池,今已改名為興城。當時努爾哈赤攻城,滿軍死了一萬七千人。滿軍的戰力非常強,當時滿州曾二次攻打朝鮮,第一次與朝鮮建立兄弟之盟,第二次則建立父子之盟。滿州的部隊以騎兵為主,很快地跨越鴨綠江到達朝鮮南部,在很短的時間內攻下整個朝鮮。

埋冤忠臣---袁崇煥
寧遠之役中明軍將領袁崇煥立了大功後被封為遼東巡撫,也就是關外最大的官員。崇禎二年年底,滿州人再次從長城中段防守較鬆懈的地方進入關內,繞道包圍北京。明朝政府即刻通知袁崇煥從關外帶兵回來救駕,袁崇煥快到北京時,滿軍俘虜了幾個太監,故意在他們的帳棚外竊竊私語,說等袁督師的軍隊到達就要和滿軍合作把明朝給滅了。滿軍當天故意鬆懈防守,讓太監有機會自行鬆綁逃走。滿軍的反間計奏效,袁崇煥一入城就被皇帝抓起來斬首示眾。當時北京城的老百姓極為痛恨袁崇煥,他被斬首時甚至衝上前拿小刀割他的肉。滿州人佔領中國之後,曾在官方史料中正式公布此段秘辛。
袁崇煥冤死之後人頭被掛在城牆上,數日後有兩廣的老鄉佘氏偷偷將他的頭顱拿下埋在同鄉會會館。佘家世世代代都留一個人在會館守著袁崇煥的墓,直到今日。十多年前我曾到大陸田野調查,當時找到了袁崇煥的墓,也找到了守墓的佘老太太。佘老太太是佘家這帶唯一的後代,只育有一個獨生子,原本要讓兒子改從母姓延續佘家守墓的傳統,可惜佘老太太之子前幾年在車禍中喪生,因此在佘老太太之後佘家再也沒有後代在此守護袁督師的墓了。

2008年11月7日 星期五

優良回應(學期成績+1分)

以下同學對課程的回應具備自己的想法,很棒的回應。學期成績+1分

美二 孫懿柔 19621018 提到...
第六週 10月22日 沉默的天主
課程心得分享

我個人覺得澳門耶穌會教士所認為的「叛教」或許並不能攏統的看成那樣卑微和不堪,
我覺得達到傳教目的有兩種方法,壯烈的殉教很可能帶給當時的日本社會人們一種震驚和感動,進而去深入探討為何信教者甘願為信仰犧牲,還有基督帶給他們如此強大的的信念與力量。
或許當時很多人認為叛教的人不夠勇敢,無法為了信仰忍受酷刑,但是如果以傳教的本質來說,心裡上面對上帝的堅持如果可以因為自己的忍辱存活而為世人帶來更多發揚,或留下貢獻,那麼換個角度想想,反而這種影響方式更為寬廣而深遠。我很想知道在當時是否有這種想法的傳教士?
我想我不會看不起Ferreira無法忍受酷刑這回事,因為就如前面所說,他可以犧牲自己的名聲做更偉大的事情。但是對於之後他為了苟活而寫了批評天主教或者說批評自己原有信仰的書,或者參與了一些日本對天主教徒的宗教審判我,覺得這才是真正所謂的判教,或者說背棄自己的信仰。
除非他之後真的是打從心底覺得信天主教是一件錯誤的事情,否則我還真看不起他。


美二 簡翊洪 提到...
其實在老師說完遠藤周作的"沉默"後,我就去圖書館把那本書找來讀了。還好是小說的形式,要不那可能我會有馬上還書的衝動。話題拉回那本書,在前面幾章的部份是使用像是書信溝通的方式往返,後來又是西洋傳教士的主觀方式書寫,滿有趣的。用書信的方式帶入,害我還以為是個多人觀點的模式。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讓我對那個日本年輕小伙子一下信教一下又判教的茂吉感到興趣,其實一開始也跟那位年輕傳教士一樣,有點擔心茂吉這個人,但後來又選擇相信他,到最後以為他是個不重要人物,又到最後是個真正的關鍵性人物。這樣的高潮迭起讓我很喜歡,感覺是隨著劇情的推延,不自覺的也跟著一起進入故事裡,我真的對茂吉又愛又恨像傳教士的心情一樣。到了最後我很喜歡結局,雖然教士和大主教一樣(更或是茂吉這類的人物)都判教了,但是我卻覺得他們的選擇是對的,因為上帝的偉大和祂的慈善,所以祂會為他們承受全部的苦痛。正是上帝存在他們心中,所以上帝才會告訴他們,踩下吧,踩下吧。讓我真正的感受到上帝的偉大,而不是像路上亂傳教的人讓我到害怕(因為自己本來不是很虔誠的佛教徒,但被亂傳教的人嚇到,害我到後來更相信自己的信仰了=..=),總之,我是有那麼點能聽的下去有關上帝的事,它不再是告訴我上帝創造萬物的事,而是上帝的慈愛。

美二李宜倩 提到...
第六週 沉默的天主
心得分享

明文禁教後,傳教的活動轉入地下化。
融合佛道的瑪利亞觀音、佛像背部有十字架雕刻...其多樣化有著極大的彈性,這樣的情況雖然頗令人遺憾傳統體制和新文化介入之衝突,卻也延伸出獨特並機智的當代文化。
其中談及日本當時每年皆有人殉教,這樣壯烈的舉動或許乍看下不甚明智,也使人感嘆教徒之狹隘固執...當我看到以在十字路口安排踏繪這樣的形式來補抓教徒,霎那間,以自身去相及,若我見著了信教者舉步踐踏他們心目中的神,與其意識到他們的能伸能縮,我想,當下我必定不再相信這個宗教了。
判教的界定我不甚了解,但我相信對於某部份教徒而言,他們的堅毅也留下了時代的索引,例如長崎二十六聖人殉教...當然,也讓我們對於當時的磨擦、反動、融合有了更鮮明的畫面。

美二李宜倩 提到...
宗教信仰和傳統規條總是隱形中包含巨大的制約力。
雖然許多時候人們認為宗教為精神寄託、傳統禮制也有了多元發展,然,其內心的矛盾絕不只是僅僅無法掙脫舊有邏輯思考那樣情緒性。我個人以為,其影響力遠大於明文之律則規範,不容挑戰的權威性與長久以來建立的時代重鎮,縱使類似情況不斷重演,背後的壓制依然巨大無比。


美二吳美萱 提到...
為了讓宗教的聲威更加遠播,信眾更加廣大,於是融合了不同文化背景、宗教的文化就產物此產生,瑪利亞觀音(我從小到大居住的地方-鹽水,也有一間中西融合的天主堂,裡面有一尊聖母媽祖,背後的那幅最後的晚餐裡的十二門徒也是孔子士大夫的形象,而門口也是一對中國味十足的石獅子,不知道是否也是耶穌會在後來到台灣傳教也一併採取的手段,或是是其他基督或天主不同派別的傳教方式)、佛像背部有十字架雕刻...,以現今的角度來看,在不同時代背景下激盪出來的各種歷史事件,都是另一種獨特的璀璨文化的呈現,確實是留下許多耐人尋味的藝術作品,和可被探討切入的多元角度去研究討論,但反之當時,在一些虔誠的的教徒角度,他們心裡對這樣的行為會是怎樣的想法,這真的是把他們崇高的信仰做了一個最好的發揚嗎?還是他們的宗教是被褻瀆了呢?把他們尊為圭臬的、神聖的宗教,以各種想的到的方法、形式形象化的和當時在多數西方人眼中仍是未知的、神祕的、無解的東方結合,究竟這樣只是為了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勢力拓展又或真的是為了宗教的發揚光大而結合,他們是如此的信奉教義,如此的遵守,究竟是宗教背叛了他們抑或是他們誤解了宗教,這種矛盾交錯的心理,相信相對的也是存在東方人的眼中吧!他們總是如此無奈的被迫接受一些自認高尚的、神聖的事物而被迫放棄甚或被同化的結合。他們似乎是沒有該震驚的權力,只能被要求有發自內心感動去相信神!


舞貫四簡麟懿 提到...
其實天主教一直給我一種奇異的印象
在天主教的信仰中
總是神愛世人
但既不是像十字軍東征那樣的所謂宗教性聖戰
(這時是要說到孰可忍孰不可忍嗎?)
為什麼傳教士想利用大砲來爭取傳教的利益
難道他們不認為這項技術會帶來死亡嗎

但在之前
如王徵這樣的例子
天主教的"戒條"
可以讓原為儒家的他這樣自責不已
相信來往於三教之中的他
追求的是宗教的最純粹理念--至善
因此讓他義無反顧的投入天主的行列
(當然,宗教的旁支末節引他步入死亡,既可泣又可惜)

像這樣帶來死亡
又阻止死亡的情形
為什麼不會發生在中國的"三教"(一任自然?)

(三教彼此的戒條似乎是可以通融或相通的)

優良提問(學期成績+1分)

以下優良提問,學期成績+1分
同學提問時可以就文化交流與衝突至融合等角度思考,另請注意錯別字問題。目前已有不少同學完成至少三次的提問,請尚未提問同學儘快思考提問。

美二吳美萱 提到...
看完了故事的大鋼,心中當然產生了不少對於各個衝突的時代背景下所發展的悲劇顧是有極大的感概和哀傷,也不免去思考為何人總是會在不斷的再看似不同卻又相同無異的悲劇中輪迴,王徵對自己自身的精神寄託跟信仰真的已然確立嗎?不說王徵,是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直不斷的追尋和推翻能使自己信奉為準則的一套模式呢?又或只是在不斷的衝擊中替自己編織了一段段能說服自己的理論?這種過程往往使人疑惑,看似無解但著實有趣。因為不論是自己抑或是外在逼使自己去想去提問不就是這種過程的一種呈現嗎?
(請注意錯別字~~)

美二 孫懿柔 19621018 提到...
由於天主教的教理在王徵的心目中,初期主要停留在形而上的思想層次,之後因沒有子嗣而違背十誡而私下取妾,這種天、儒之間的矛盾在當時帶給受洗的士大夫很大的折磨,而且最後大都是深根柢固的中國傳統和儒家文化迫使他們以自殺盡節。現代的華人區天主教信奉者應該也會面臨到類似的矛盾,那教士教條和信徒生長的傳統文化之間是用捨麼方法來達到平衡?


美二 孫懿柔 提到...

一.既然保護印地安人免於壓榨的後果會導致 西班牙的農奴制被破壞,使原有的經濟利益遭受損害,那為何西班牙國王PhilipIII當初仍如此重視以及支持耶穌會較是所主張的「印地安人應被解放並擁有自由」,並且還同意將印地安人聚集於特定區域,使其受到保護?

二.為何耶穌會在巴拉圭設立的保護區時實行共有財產制?
宣稱區內的土地、村民的財物都是「上帝的財產」,皆為整個村落共同擁有?
在歐洲有此種經濟機制為共有制的例子嗎?
還是這是特別針對印地安人,希望藉此為他們生活帶來保障而有機會促成更多印地安人信教?


美一 陳芷若 提到...
這對老師來說可能是個笨問題,但一直讓我不解,在課堂上老師有說過,那段殖民活動除了要奪取財富、土地、勞工,也為了宗教(宗教改革),可是想改變腐敗天主教的宗教改革可以只在歐洲改革,為何要特別請一批傳教士到殖民地傳教呢?


美ㄧ 田永欣 提到...
請問老師~過往淺薄所學,西班牙在中南美的利益主要來自於在當地栽種熱帶經濟作物,而由於外來疾病"天花"的流行造成印地安人的大量死亡,其所需的勞力轉由引進黑人所取代。
1.那耶穌會士的保護措施實施(集中以避免農奴制的過度勞役),是保護他們免於受西班牙的何種壓榨呢?(已非是勞力需求大的熱栽?)
2.又,由此集中措施的實施,可讓西班牙殖民者獲得何種補償嗎?
3.耶穌會士為何會採取"共產制度"為其管理手法呢? 謝謝老師~

美一 黃琬婷 提到...
印象中,在西方宗教的歷史中,常常會發生許多不合理的現象。在崇高的宗教名義號召以及至高的權力下的行動,事實上卻是充滿偏見和醜陋的屠殺。在經歷這麼多的歷史事件下,為何基督教/天主教還能在西方維持它不可動搖的地位?


劇四 李慧玲 提到...
由Sepe率領的印地安士兵,是為了不讓家園變成葡萄牙的領地而戰吧,但諷刺的是他們最後被西葡聯軍(且西班牙人佔多數)屠殺。對西班牙來說,這批印地安人只是破壞西葡和平的障礙嗎?西班牙國王Philip Ⅲ曾宣稱「印地安人擁有與西班牙人相同的自由」,這對西班牙的人民來說有任何影響力嗎?
文章中可看到宗教與政治互相影響,請問16、17世紀歐洲的政教關係?


美一 王築軒 提到...
生命和文化永遠是政治鬥爭下的犧牲品。
西班牙國王既然宣稱自己愛好和平,為何不能先撤離駐美洲的軍隊?


戲四 張凱琪 提到...
耶穌會傳教士保護印度安人的方式,是否也成為一種對他們固有文化的破壞?就像荷蘭人和原住民一樣,之後美國也有蓄黑奴的制度他們也有這樣的保留區措施嗎?

美一 郭光玲 提到...
天主教為何對王徵有如此大的影響?
畢竟他還是在中國傳統的思維下長大,
又為什麼可以如此忠烈為此事送命?
(因為以我自己的觀點來說,並不覺得那麼嚴重,還是是因為時代性的關係?)

2008年11月5日 星期三

第九週課程提問─天主與妾

本週黃一農教授要講他很想拍成電影的一個感人故事~請同學課前下載閱讀資料,閱讀後提問。謝謝~~
(留言請以意見回覆方式,記得留下姓名與系級喔~)
http://ge2.tnua.edu.tw/guan-du/971ew/home04.html

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

10/29TA筆記

【小組報告】
第一組 題目:隱匿世外的民主奇蹟------蘭芳共和國
蘭芳共和國:羅芳伯是廣東嘉應州人,清乾隆年間他僑居在南洋婆羅州西部的坤甸這個地方,在當地他致力於開墾土地,採礦,並協助婆羅洲土著蘇丹,平定禍亂,因此當時許多僑民與落後民族皆紛紛歸附。並在此地建立一個擁有土地、人民、組織、以及完整主權的共合國體制,建元芳蘭,國號為蘭芳大總制,而羅芳伯則受推為大唐總長。

婆羅州地理概況:婆羅州在世界大島名列第三,是南洋群島中的最大島,四面環海,東西南三面有許多群島環繞。婆羅洲全島在今日分屬英國及印尼兩部分,印尼所屬的區域在南部,領地約佔全島的四分之三。英屬區域在北部,與印尼所屬地區約以加巴斯山脈為自然經界。
人種:全島人種大約可分為泰雅克人、馬來人以及中國與歐洲移民等三大類。泰雅克人也稱為嘮子,是婆羅洲本島的土著。
歷史:荷蘭人於西元一六零二年在婆羅洲組織荷蘭東印度公司。一六一九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爪哇建立了巴達維亞商阜,開始向四周擴散殖民。
一八二一年,荷蘭以詭計誘惑蘭芳第五任大唐總長劉台二使羅芳伯所建立之蘭芳大總制失去其獨立主權,到了一八八四年被荷蘭所併吞。
一九五零年,東南婆羅州已全部屬於荷蘭統治。
共和國產生:其實蘭芳共和國最初並非政治組織,而是一家貿易公司。是當時廣東人前往南洋謀生所成立的,由於廣東人擅長經商,因此不少從事貿易的人都很受當地酋長的敬重。當時由於荷蘭等西方殖民者對南洋侵略加劇,所以當地有華人社團從廣東省招請來到南洋擔當類似保鑣的角色,當中勢力最大的是蘭芳公司。後來不少酋長都要求蘭芳公司保護他們,所以蘭芳公司當時的老闆羅芳伯順應時勢和當地華人以及落後民族為保護自己生存權利的要求下成立共和國,並擔任國家的元首,總攬國家的保安及各部族之間的協調工作。而各部族的內部事務,仍然由酋長負責。然而羅芳伯這些人,都是大清國的平民百姓,因為戰亂及窮困,不得已下了南洋。雖然飄泊海外,但仍然是大清皇帝的子民,祖宗墳墓祠堂,以及親友家眷,都在國內。他們如果自立為王,對大清皇帝來說,仍然屬於反叛,不僅可能慘遭抄家挖墳毀祠堂,甚至清朝還可能派兵出海,進行征伐。 因此羅芳伯建立蘭芳國後,在華人圈裡根本不敢稱為國,只能稱為蘭芳公司,或者蘭芳大總長。蘭芳大總制自乾興十一年後,即已入式微時期,至光緒十二年,西元一八八六年,梁路義亦出亡吉隆坡,而蘭方大總制乃全亡焉。然尚能延續二十餘年者,則以羅芳伯等曾收攬人心,植根深厚故也。而蘭芳大總制總長的去留,都是以民意為基準的。

羅芳伯按照中國的傳統,建元蘭芳,訂定公元1777年為蘭芳元年。他規定國家的大小事情都必須咨詢民眾之后才能施行。
蘭芳共和國先後民選了12任領導人,他們領導華人以及歸附的落後民族改進了農業技術、擴大礦業生產、發展文化教育、組織軍事訓練等等,使蘭芳共和國的實力和影響大增,吸引了更多落后民族前來歸附,蘭芳共和國的版圖也迅速擴展到整個婆羅洲。 羅芳伯參照西方國家的一些法制,設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機構。國家有國防部,但沒 有常設軍隊,而是全民皆兵,平時分散各地搞進行生產活動,戰時集中起來御敵。地方分省、府、縣三級,由各級公民投票選舉出當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
重要貢獻:
<1>清除婆羅洲土匪海盜,華人建立蘭芳共和國
<2>實行禪讓與選舉結合製,國家首腦產生需獲國民認可
<3>大力發展當地經濟,嚴格推行以法治國
蘭芳國滅亡:羅芳伯得知洋人對清朝仍然非常顧忌,所以在立國之初就立即向清朝稱臣,並派人前往北京朝貢。不過由於擔心清朝可能不滿,羅芳伯向清朝稱臣時決定仍使用「蘭芳公司」之名,而非「蘭芳共和國」。此舉果然使洋人大為顧忌,從而停止對當地的騷擾。而另一方面,早期未有加入的部族,看到蘭芳共和國的成功,亦紛紛表示願意加入成為成員部族。在國勢最高峰時,蘭芳共和國的勢力範圍佔有整個婆羅洲島。後來由於清朝在外交上多次失利,西洋人開始認識到清朝已經衰弱,無力再顧及境外的事,趁著中法戰爭的爆發,荷蘭開始重新部署佔領行動。公元1884 年,荷蘭入侵蘭芳共和國,蘭芳共和國雖進行了抵抗,但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不過,由於荷蘭仍害怕清政府作出反應,因此並未公開宣稱已佔領蘭芳地區,而是另立了一個傀儡以便進行統治。直到西元1912年清朝滅亡、中華民國成立後,荷蘭才正式宣佈對蘭芳地區的佔領。蘭芳共和國自立國至滅亡,共經歷一百零七年左右。曾想併入清朝版圖,但被乾隆皇帝拒絕。蘭芳剛建國時,羅芳伯就派人回國覲見乾隆皇帝,請求稱藩,想把西婆羅洲這塊土地納入大清的版圖,或者變成藩屬國家。但當時的乾隆皇帝根本不想理睬這些“天朝棄民”,也不承認這個南洋華人在海外建立的國家。而當時羅芳伯等人想要歸順清朝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想找到一個強大的靠山。因為當時的東南亞並不平靜,荷蘭殖民者在1596年就侵入印尼,1602年成立了具有政府職權的“東印度公司”,不斷在印尼諸島進行侵略擴張。荷蘭殖民者一直對蘭芳共和國虎視眈眈,並不斷派兵侵擾。羅芳伯認為如果僅僅依靠蘭芳小國的力量,很難抵抗荷蘭殖民者,只有借助清朝的力量,才可以鎮住荷蘭人。
蘭芳請求稱藩的行動也達到了一定效果。向清朝稱藩的願望雖然未能實現,但清政府最終同意與蘭芳共和國開展貿易。 蘭芳也借助此點,向外製造假像,宣稱蘭芳已經是清朝的藩國。當時的清朝正處於康雍乾盛世,荷蘭人擔心對蘭芳的入侵引起清朝的反對,因此他們不得不停止對蘭芳的騷擾。不過,清朝政府很快走向了衰敗。1840年與1856年間的兩次鴉片戰爭,暴露了大清帝國的腐敗無能。荷蘭人認識到清朝已經衰弱,無力再顧及境外的事。於是荷蘭人趁著1884年中法戰爭的機會,入侵蘭芳共和國。蘭芳共和國全體民眾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最終因武器太差而遭到失敗,這個華人小國也不幸滅亡。後來婆羅洲由荷蘭轉 給印度尼西亞,改名為加裡曼丹島。
黃老師:我們現在的視野及世界觀是不健康也不完整的,其實這件事的時空背景跟我們現在並沒有差多遠,但是過去的教育裡面都沒有提到這麼一段歷史。在這門課裡面,希望同學能接觸跟我們教育背景或是過去知識經驗比較不一樣的東西,那這一類的東西要怎樣轉化成其他型態呢?舉個例子,假如戲劇系的同學,憑空要寫一部戲的劇本,但歷史的背景並沒有很吸引人,那要做出好的作品就沒有那麼容易。例如這段蘭芳共和國的歷史,很多台灣人都很有興趣,在亡國的那陣子,客家人來到了台灣苗栗這一帶等等,這樣可以有很大的發揮。這樣你的視野就可以跟同年齡層的人有所區別。
***上台ppt請注意錯別字***
小笑話:台灣、韓國、泰國教授及一名台灣大學生一起去旅行,在旅途中,泰國教授拿了一顆榴槤分給大家吃,之後泰國教授就把剩下的榴槤往窗外一丟,台灣教授就問:怎麼把這榴槤丟了呢?泰國教授說:榴槤這種東西泰國多的是,不稀罕!接著韓國教授也從包包拿出韓國人蔘分給大家,之後也隨手一丟,將人蔘丟到窗外,台灣教授又問:怎麼把這麼貴的人蔘丟了呢?韓國教授說:這種人蔘韓國多的是,丟了沒差!台灣教授想了半天,不知道該怎麼辦,就跑到台灣大學生面前,抓住他的領子,把大學生往窗外一丟。其他人目瞪口呆,這時候台灣教授說了:這有什麼了不得阿,大學生台灣多的是!

對於藝術專業教育背景的人,在老師眼裡,除了本身技術的呈現,還要包含文化的內蘊。最不喜歡看到畫展裡,有人的畫名稱為「無題」,因為這樣就表示畫者並不知道自己想要表現什麼。舉例來說,在法國龐畢度中心,有一幅畫,是一張白紙用畫框框起來的,因為他是第一個這樣做的人,所以沒關係,但若之後也有人跟著這樣做,他之後就會過的很辛苦。視野如果比別人更寬闊的話,就比較有機會創作出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出來。這門課的主要目的不是知識性的東西,若能從這門課上面能學習到平常學習不到的東西,學到很不一樣的內涵,那這樣對於同學的意義就會很大。學習的態度很重要,要能夠會問問題,再做一些嘗試,嘗試看看自己去找尋解決的方式。

【相關補充】
1.大東亞的沉默。探討甲午戰爭的源頭,並認為這是日本一個重大的轉折點,也是東亞歷史的轉變,國際法也因此有所變化。
2.客家採茶大戲的影片。由客委會拍攝。

【日本禁教時對外的聯繫】
日本禁教時,只開放「長崎」一個小小的地方可對外聯絡,而對外聯絡完全被控制住。長崎古代地圖可看出一個扇型的區域,這叫做「出島」約足球場大,荷蘭人居住此處,只有一個小小的通入口,所以荷蘭人並無法自由出入長崎,居住環境是被掌控住的。長崎港口另一邊則是「唐荷物」區,鎖國過程中兩百多年間,日本只跟中國和荷蘭商人交易。現今出島已經消失了,僅有模型房子,保存當時的房子的樣子。荷蘭人在此影響日本的發展。
出島進出時需要兩個木排子當通行證,日本人只有藝妓及幫傭人可以出入出島。從畫中可以看到當時在出島上荷蘭人生活的情形。打羽毛球、黑人演奏樂器、外科手術(當時歐洲醫療較好,解剖學也較東方好)、製作糕點(長崎蛋糕是日本人向荷蘭人學來的)。

中國和日本的來往很久遠,當時明朝晚期,東南沿海岸的一些知識份子,為了躲避滿州人,就跑到日本去,其中有一個在日本很有名的和尚『隱元』,創建了日本的「黃檗宗」,為日本佛教界很大的宗派。鄭成功寫給隱元的信中寫了任務完成趕快回來,事實上這些人是不是帶有秘密任務,從日本起救兵來中國反清復明。現在日本的寺廟裡都可以看到當時明朝到日本的和尚等知識份子的痕跡。
而中國清朝和日本的往來,船票上面記載了船的時間,可帶多少人及貨品。港口告示也批判天主教,船上不可有傳教士及傳教書籍。


【中國紅夷大砲】
紅色的夷狄:紅色頭髮的人,人種主要集中在歐洲大陸西海岸及蘇格蘭區域。這裡指的是荷蘭人。
荷蘭東印度公司要在東亞尋找商業的契機,但中國基本上是封閉的,所以荷蘭決定挑戰葡萄牙人的勢力,攻打澳門。荷蘭人與英國人聯軍,但攻打澳門失敗,變向其他地方,先佔領澎湖,希望透過澎湖的據點威脅中國開放通商,但效果不佳,而荷蘭人開始在福建沿岸展開炮火戰長達半年,讓當地人對荷蘭人的大炮叫做鴻夷大砲。當時也擄人去澎湖建築城堡準備定居下來,明朝就派人來跟荷蘭人對抗,把荷蘭人帶到台灣來佔領台灣。

四五百年前中國軍隊用的武器,元朝的火藥及武器經過兩三百年後又傳回中國,又比中國好很多。明朝當時用的武器大多為刀弓火器等等,例如一窩蜂(一桶箭),火龍出水(疑似沖天砲,可兩段式衝刺)及手榴彈(有洞可放火藥進去,靠陶瓷碎片殺傷人)、石雷(石頭都不是很堅硬,靠這種碎片有傷人),水雷炸彈(有引信可點燃和石頭綁定,又名水底龍王砲)。

【銃】
1475年有個人用的武器,放子彈及火藥進去,叫做手銃。是否是中國自己發明還是受到歐洲影響無從得知。手銃(火銃)除了放火藥,有的也會有像活塞的東西以及鐵碎片彈丸,火藥點燃後推動活塞就將鐵碎片打出來傷人。但這種手銃沒有瞄準器,所以準度不高。明朝當時與滿州人開戰時,滿州千萬兵馬100公尺內衝來,通常打了第一發已經無法打第二發火銃,因為打完了一發還要清槍管再裝子彈,無法發第二發,所以改良為三個槍管(三眼銃、四眼銃、五眼銃等等)。明朝中葉從西方來的武器,鳥銃(有瞄準器、槍管長可射直),但亞洲最早擁有鳥銃的為日本,這也是當時日本連打連勝的原因。
鳥銃為機械裝置,有點火繩,及點火通口,軍人需要背很多裝備及彈藥火藥還有點火繩,若不小心很可能會全身爆炸,裝備裡面每人有小彈藥12顆(戲稱耶穌的12門徒)。

【砲】
1329年最早期大砲,瓶狀,有點火孔,砲彈是像箭。15世紀時西方已經能建造大砲,笨重且無法移動,一管一管組合起來,外面用箍弄緊固定。巨大的砲不見得威力強大。
中國傳統的砲,像大鐵桶,外加加強箍,砲的耳朵叫做銃耳(中國砲一邊有兩個銃耳,無法調整仰角,但西方砲一邊只有一個銃耳,可調整發射仰角)。
佛朗機,後膛裝填的砲。以前的裝填砲管需要清洗砲管,於是產生這種佛朗機,分為子銃及母銃,減少裝填時間。韓國佛朗機砲多到可當柱子。佛朗機砲可大可小。最大的在日本的「遊就館」,蒐集日本從其他國家戰時擄來的武器博物館。

紅夷大砲在明朝時期傳來中國,為何紅夷大砲的性能特別好?這種砲的特色為前頭砲管比較薄,後面比較厚,因為後面需要塞火藥,使用撞藥杖塞火藥,放一顆砲彈,點火口在後頭。有兩個銃耳可調整仰角,砲彈有準心及罩門,短距離可打趨近於直線。

中國之後開始仿造是在明朝中葉後(因西方人不願意將武器製造方法讓其他人知道,就如現在美國賣武器給台灣都將攻擊武器拿掉),南方沿海有歐洲商船沉沒,之後有人將商船的大砲打撈上岸(目前放在北京的軍事博物館),從大砲圖案可看出是東印度公司的船,才由中國工匠仿造製作紅夷大砲。
下禮拜接續打撈大砲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