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

其他與課程相關內容之主題報告

同學亦可針對黃老師課堂上曾提及的任一主題, 擇一提出相關的討論或學習報告做為作業, 字數不限, 但需有完整架構, 而非心得或提問形式的書寫.

19 則留言:

舞貫四 黃律開 49441016 提到...

"三自教會"

之前在課堂老師有提過,就來介紹一下吧!

一.何謂三自教會??
1.亦稱作官方教會!!一九五一年設立
2.由中國人"自養"、"自治"、"自傳"
二.特點:
1.拒絕外國勢力、影響力的基督徒組織
2.教會中服事人員的任用全部由官方決定
3.若牧師因病指定一人代替講道,此替代者必須經過宗教事務局的核准,而生病的牧師在請假期間,不得講道,若病好後復職,替代者將不得繼續講道
二.存在之用意:
1.早期共產黨為了箝制思想自由,也怕外國勢力藉宗教信仰入侵的一個政策
2.協助政府宗教政策的執行
三.官方教會v.s地下教會??
1.由於特點三的規定,一些不願接受這種官方支配的基督徒(包括天主教裡的基督徒),就只好偷偷的聚會,於是就衍生出許多地下教會。
2.現在比較開放了,雖然沒有正式解除禁令,但各地方政府有的就睜一眼、閉一眼。只要不鬧事就好。
3.目前有些地下教會向中國政府登記為宗教團體,於是可以公開聚會、傳道、出版文字,但有些則認為,那天政府換人政策又變了,結果官方名冊在手,剛好一網打盡。所以還是維持暗中聚會,看以後的發展再說

相信大家對三自教會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了吧!

匿名 提到...

IHS

以過幾週的課程中,常常會有「IHS」這個名詞出現。老師也有解釋過,這是耶穌會特有的代號,與另一種寫法「JHS」通用。「IHS」是一個縮寫詞,其實有很多種解釋,但在天主教會中比較常見的解釋有四種:


第一個解釋是從拉丁文 Jesus Hominum Salvator 取來的縮寫,也就是「JHS」,翻譯過來是:耶穌、人類、救主。「IHS」在希臘文中,同時也是耶穌聖名之前三字 Iesus Hagiator Soter 的縮寫。


第二個解釋的意思是:In hoc Signo vinces 的縮寫,翻譯成中文是:以此標幟你將勝利。這個意思取自君士坦丁的故事,在西元 312年十月下旬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領軍出征,於多瑙河附近交戰,但遲難分勝負,忽見天空有十字架,四周有此字句;於是他就製十字旗,在旗上繡此縮寫,因此獲勝。


第三個解釋的意思是:Jesum habemus Socium 的縮寫,翻成中文是: 以耶穌為友伴


第四個解釋是:In Hoc Salus 之縮寫,翻譯成中文是:藉此得救。這裡的「此」也就是十字架的意思。



耶穌會(Jesuits)之所以會用標誌「IHS」,是因為耶穌會採用耶穌的名字,故「IHS」成為耶穌會的記號。耶穌會的標誌是「IHS」,但「IHS」並不是耶穌會專用的。「IHS」指的除了是耶穌會外,還可以有其他的解釋。


另外還看到一種說法:「IHS」這個組合字母代表:耶穌基督,是希臘文耶穌(ΙΗΣΟYΣ)的頭三個字母,意思是「I 耶穌 H人類  Σ救主」。希臘文式微以後,羅馬天主公教會以拉丁字母 S 取代希臘字母 Σ ( Sigma ) 而成為「IHS」。


參考來源:
http://www.catholic.org.tw/katalina/ycw/BLESSING/dict/INDEX.htm

http://newhamg.myweb.hinet.net/17/page17-22.htm

匿名 提到...

用音樂道盡生命--江文也

一.生平
出生於台北三淡水,三歲時隨家人遷往廈門,1923年赴日求學.。江文也在音樂上的成長發展,與日本音樂界的動向息息相關:1923年,他拜當時日本西樂團大師山田耕筰為師學習作曲。同年,江文也參加日本新聞社主辦的全日本音樂比賽,獲聲樂組入選,隔年又獲選,連續的入選使江文也聲名鵲起,活躍於日本樂團。第三屆全日本音樂比賽,他報名參加作曲組的競賽,結果他的作品「白鷺的幻想」以第二名入選,這首曲子是他成為新進作曲家的紀念性作品。1936年,德國「奧林匹克藝術競技大會」作曲比賽,有多位日本作曲好手與賽,僅有江文也以「台灣舞曲」管弦樂脫穎獲得特別獎,這是東方音樂界唯一的獲獎,也是台灣人的光榮,更是對日本人壓抑江文也才氣的反諷。 1979以後,江文也的音樂在海外重新出土,掀起了「江文也復興運動」,音樂家張己任、韓國鍠以及藝術家謝里法等撰文介紹江文也的成就,江文也的作品不斷地被演奏,肯定他在中國近代音樂史上的重要貢獻及地位。

而根據江文也的生涯略述,我們可以把他的生平分為四個時期:
(1)聲樂家時期(1930-1934):學習聲樂,以聲樂家姿態活躍於樂壇,有多次演唱紀錄。
(2)國際作曲家期(1934-1937):連獲多次日本和歐洲作曲獎,躍登國際樂壇,作品顯示獨特的前衛派作風。
(3)民族作曲家期(1938-1948):開始教育生涯,浸濡於中國古文化中,作品流露民族氣息。
(4)鄉土作曲家期(1949-1983):繼續服務杏壇,同時研究台灣民間音樂,作品成熟。

二.作品與思想

(1)管絃樂曲「白鷺的幻想曲」 作品二
(國際作曲家期)
此曲的作曲動機是1934年台灣新民報主辦「鄉土訪問演奏會」而回到故鄉台灣時,看見深藍的水田中,雪白的白鷺飛下來,被如此美麗的情景所感動,當時他感覺到有一群一群的音在體內流動,這觀念漸漸發展,最後變成一個大疙瘩在體內絞動。在他回到日本的旅途中,精神狀態幾乎接近狂亂,到東京時,他一口氣便寫成了「由南方島嶼的交響素描」,由四個樂章所組成:第一樂章「牧歌風前奏曲」,第二樂章「白鷺的幻想」,第三樂章「聽一個高山人所說的話」,第四樂章「城內之夜」,但是在完成後,他卻覺得次取和他心目中所想相去甚遠,於是他拋棄了自己最不喜歡的第一樂章,提出第二樂章去比賽。
「白鷺的幻想」看起來是普通的大三部形式,只是他處理的較複雜而已。這首曲子的產生十分痛苦,而江文也先生生前如同戀愛般的愛著此曲。

(2)管絃樂曲「台灣舞曲」 作品一
(國際作曲家期)
十歲就以男中音在日本成名的江文也,並不自滿於聲樂的成就,他一直都有創作的慾望,回憶故鄉台北城的印象,二十四歲的江文也正式創作第一號作品「城內之夜」鋼琴曲,為了慶祝人生的新里程,中文名字改為江文也,日文拼音用Bunya Koh。「城內」是指台北三市街—艋舺、城內、大稻埕中的城內,艋舺是老街,大稻埕是出口稻米和茶葉的港阜,北邊大龍峒有孔子廟、保安宮,「五戶一秀,十戶一舉」,是高度文化區與商業區的「台灣人の街」。「城內」是日本人盤據的行政區,三層洋樓林立,有總督府、圖書館、菊元百貨公司、公園以及1915年完工,紀念兒玉源太郎總督和後藤新平民政長官的博物館,歐式新潮流的建築不亞於日本的小都市,人稱「東方小巴黎」。1934年8月,楊肇嘉先生倡議組織「鄉土訪問音樂團」,由旅日音樂家擔綱,返台巡迴演出--台北、新竹、台中、彰化、嘉義、台南、高雄共七場,同台的有高慈美、林秋錦、柯明珠、陳泗治、林澄沐、林進生、翁榮茂等人。穿著時髦白色西裝演唱的江文也帥哥,最讓女性風靡。
演出空檔,江文也盡興遊覽各地風光,表演結束,回到東京,文也的故鄉情依然澎湃,他將「城內之夜」改寫為<台灣舞曲>,然後又改寫成管絃樂曲,為了掌握寶島精神,他常與台灣人交往,幾次應蔡培火之邀,到蔡氏經營的「味仙餐廳」聚會合影。
1936年柏林奧運會,承襲希臘傳統,同步舉辦國際藝術競賽,分別有繪畫、詩歌、雕刻、作曲等項目,江文也的管絃樂版<台灣舞曲>,通過作曲家聯盟的甄選,再由體育協會推舉,於3月代表日本參賽,台灣報紙曾有熱烈報導。8月宣佈結果,得到當時歐洲四位名作曲家評審的青睞,獲得「入選外的佳作」(入選三名,文也等於第四名),當「認可獎」(或稱特別獎)獎牌從柏林寄到東京的作曲家聯盟,卻遭受到聯盟刻意淡化,連返國的奧林匹克委員被報紙採訪,也只低調輕描淡寫。這是因為同時參賽的四位作曲家山田耕筰、伊福部昭、諸井三郎和萁作秋吉的作品都落選了,這四位教授級的人物,竟然輸給26歲的殖民地人,內心都不好受。樂壇議論著:「台灣舞曲沒啥技術嘛!只因東方風味引發歐洲人好奇而已。
江文也當然不服氣,把獎牌拿給報社朋友看,「東京日日新報」馬上於9月11日大幅報導,刊登獎牌、照片及樂譜。當然「台灣日日新報」亦馬上跟進,以頭條報導,文化人都開始注意這顆東方的彗星。進步的日本文化界,立即出版台灣舞曲樂譜,江文也寫了一首詩歌,發表在總譜的扉頁:
「在那裡我看到了華麗至極的殿堂,
看到了極其莊嚴的樓閣,
看到了圍繞於深遂叢林中的劇場及祖廟。
但是它們宣告這一切都結束了,
它們皆化作精靈融入微妙的空間裡,
就如幻想消逝一般,
渴望神與人子之寵愛集於一身的它們,
有如空洞的驅殼般浮於幽冥中,
啊!在那裡我看到了退潮的沙洲上,
留下的兩三點泡沫的景像……」(劉鱗玉翻譯)

(3)管絃樂曲「孔廟大成樂章」
(民族作曲家期)
從1939年起江文也在北京採集孔子廟的音樂,且將他編為管絃樂曲,為的是復興古時中國的雅樂,這樣的消息同年12月在東京日日新聞刊出,經過一年次此曲就完成了。完成後由江文也在NHK指揮演奏,此作品不但在音樂界受到矚目,更在一般文化界受到關注。後來由Gurlitt M.指揮中央交響樂團演出。
這個作品是取材自北京文廟的「大成樂章」,有迎神、初獻、亞獻、終獻、徹饌、送神等六樂章,是大編制的管絃樂曲。帶有雅素之風,其典雅的樂思表現出中國之古代睿智。雖然全曲都用五聲音階,但在管弦樂法上的技巧使聽眾超然。

(4)「台灣民歌」的整理及其他鄉土作品
(鄉土作曲家期)
1947年江文也受聘到北平藝術學校教授作曲,共產黨執政後,成立了中央音樂院,初期學校在天津,他每週都要搭車到天津授課,在火車上他完成了12首「鄉土節令詩」鋼琴曲,後來曾在該院觀摩音樂會中演出,這些鄉土風味濃厚的作品恰如繪畫般描繪出故鄉台灣的各個季節,調性簡明清晰,基本上都採用C大調,全套鋼琴曲中常有平行音出現,且有輪唱式作曲法的應用。
這時的他與外界幾乎完全斷絕,也許因為這樣,才使他思鄉之情更為濃厚,加上沒有機會發表自己的作品,便埋首於「台灣民歌」的整理,所涉足的包括各地漢族的山歌、童謠、情歌、及民間小調,還有原住民的各種歌曲,在其他創作上則使用了南管及北管樂器,是台灣鄉土音樂最寶貴的資料!這三十年來收集的一百多首台灣民歌,江文也以「茅乙支」的筆名編曲,也改寫「台灣山地同胞歌」,自認是:「盡了對台灣同胞的一份義務」。他懂得苦中作樂,仍帶著家人出外爬山、划船,也從不抱怨,只幽幽然說:「待知己於百年後」。
文革末期,63高齡,終於回到北京,繼續圖書館的資料整理工作。1976年,四人幫垮台,文化大革命結束,江文也預感自己來日不多,立刻重拾創作之筆,開始構思管絃樂「阿里山的歌聲」,終因勞累過度爆發腦血栓,再加上護士拿錯藥,導致長期癱瘓。1983年10月24日,江文也終於如其手書便箋:「繼續奮鬥,用盡最後一卡熱量,然後倒下去,把自己交給大地就是了。」留下未完成的「阿里山的歌聲」,這部管絃樂曲分為五個樂章,「出草」「山歌」「豐收」「月夜」「酒宴」,其中「山歌」是幼年聽母親唱的,曠野風味的旋律深植心中70年,春蠶到死絲方盡的情感糾葛,與作品第一號的「台灣舞曲」,顯現他的民族情感認同,創作始末都是心繫台灣,竟還有人忍心說他不是台灣人!另外,他用交響曲來寫作一生,「第一交響曲—日本」「第二交響曲—北京」「第五交響曲—台灣」,波濤洶湧、壯闊瑰麗,以現在流行的「無國籍料理」說他是「無國籍音樂家」,似乎也是一個註腳。

三.感想
道盡江文也先生的一生,我心中有無限感慨,如此一位才華洋溢、足以稱做現代樂壇詩人的一位才子,怎會落的如此下場?或許天意如此吧!他坎坷的一生留給我們無限慨嘆,卻也留下很多寶貴資料,目前文建會正致力於使江文也先生的音樂復活的活動,要如何使他的音樂復活呢?大家出版一本又一本的譜集、傳記,希望的只是不要讓他消失在台灣樂壇、甚至是世界樂壇上,他的消失是我們莫大的悲哀,他為台灣音樂作的努力,讓我們看到他對鄉土的摯愛,誰說他不是台灣人呢?他是貨真價實的台灣人,而他漂泊的一生,是台灣人心中永遠的痛…。

匿名 提到...

美二 游家慧 19621011
之前有小組的報告是有關「巴布亞紐幾內亞」,因為這個跟台灣的邦交有一層特殊的關係,也是因為這個邦交醜聞,才對這個小國家開始有印象,因為這上次的報告已經有段時間,所以想就這個主題來做一些了解。

巴布亞紐新幾內獨立國 (The Independent State of Papua New Guinea)

經濟概況:
農林漁牧工商業:以農礦為主要經濟 農產品以椰子棕櫚可可咖啡橡膠椰油椰乾等加工業為主 礦產多為有色金屬礦藏近海有天然氣石油

產物及主要輸入出:主要輸出項目 金、銅、椰油、漁產品、木材、原油 主要輸入項目 機械及交通運輸設備、化工製品、雜貨、食品

旅遊
熱門城市或區域:首都摩瑞斯比是最現代化的港都,有好幾棟現代化的建築,但是身居在內陸的許多部族至今仍然過著很原始的生活。蠻荒的叢林密境深藏著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和神祕的種族文化,不過卻是一個沒有辦法保證安全的旅行禁地。

特殊的成年式
身體毀飾
巴布亞紐幾內亞有最疼痛的成年禮,青春期男孩的胸背、雙臂雙腿和臀部都被反覆切割,讓皮膚變成看似鱷魚皮。
治安不好,夜晚時常聽到槍聲。巴布亞紐幾內亞各種人都有,但基本可分成四種人:賭徒、政客、騙子與罪犯, 曾被經濟學人雜誌評為,最不適合人居住的城市之一。
文明落後,思想跟不上時代
“某個村落,村民們集體把村裏四個老婦人處死,原因是,村民們相信,這四個老婦人用巫術,引起路邊一場重大車禍。”
“有二位巴布亞國立的大學生,在回家的路上,下了飛機,正要走回家,在路上遇到一個人,就把這路人殺了、煮了、吃了,法官問為什麼要吃他們,大學生也回答不出來。”

知道了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現況,此國又是台灣的邦交國,用金援來換取邦交,依在的被榨取,不斷的向外灑錢,國內的現況也是不斷的虧損,用金援換來的外交,又要時常面臨邦交國被施壓之後,反過來的背叛。或許這是必要的,一定要用這種方式才能維繫台灣微小的國際地位。看到這種內容,真的是感到十分羞恥但也只能接受吧!

匿名 提到...

伊斯蘭文化

藝術

伊斯蘭美術屬於伊斯蘭世界宗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源地在阿拉伯半島。
『古蘭經』在伊斯蘭的世界中被奉為神聖的經典,恆古不變的信條,國家成立的最高依據和穆斯林生活行為的最高準則,同樣也是藝術的來源和法則。接近塑造宗教偶像的宗教,它禁止對神或任何宗教英雄有任何形式的實體描寫,以免鼓勵信眾去膜拜。但是伊斯蘭教世界仍不乏描繪植物、動物、人類甚至一些超自然的生物的藝術作品。在教義中禁止偶像崇拜,導致了伊斯蘭美術向象徵性和裝飾化發展。伊斯蘭視覺藝術富於裝飾作用,色彩鮮豔,就宗教藝術來說,是抽象的。典型的伊斯蘭裝飾圖案稱為阿拉伯裝飾風格,這種裝飾或風格利用花卉、蔟葉或水果等圖案做要素,有時也用動物和人體輪廓或幾何圖樣來構成一種直線、角線或曲線交錯、複雜的圖案。這種裝飾被用在建築和物品上。

伊斯蘭藝術裡的每個元素無非都是為了傳播或附應真主之名而存在。有一則著名的「聖訓」即雲︰「真主是美麗的,他也喜愛美麗」。從伊斯蘭對人們在宗教生活上 的要求,到《古蘭經》裡所談論的,都是在反映獨一的真主具有絕對的美麗,而他所創造的造化,一方面就像是鏡子一般,將他的美麗反照出來,一方面也是在呈現 真主所賦予它們的美麗。由此可知,伊斯蘭藝術是基於這個前提發展出來的。既然伊斯蘭強調真主的獨一,強調絕無可以與他對等之物的存在,則任何造化、任何物 類的形象都不該和真主連結在一起,也因之,阿拉伯字母、幾何圖式、及阿拉伯文書法便成為伊斯蘭視覺藝術上最常使用的元素。這些元素,經常是連綿不絕地,以重覆的形式出現下建築、書本、或器物上;此種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覆,正是伊斯蘭藝術的特質,其意義在於︰真主的所有創造,其本質是永恆不變的,故不斷重覆。這些圖樣,正是在引領人們去思考生命恆常、不朽的真義。

工藝品

  陶器、玻璃製品、金屬製造品、紡織品、手稿插圖和木工在伊斯蘭文化中占首位。陶器是早期伊斯蘭裝飾藝術最重要的項目。閃光陶瓷器則為伊斯蘭對陶瓷藝術最偉大的貢獻,這種陶器的裝飾法是在釉藥中加入金屬化合物,燒焙後即成為現暈光的金屬薄膜。其他在哈裡發時 代(西元750年到11世紀中葉)所製的著名物品有埃及的青銅器和木雕、伊芳拉克的灰泥和西班牙的象牙雕刻。在塞爾柱時期(11世紀中葉到13世紀中葉), 陶器、紡織品和玻璃製品仍然十分重要。此外,以青銅和黃銅製成的實用品也用銀和純銅加以鑲嵌,並用複雜的圖紋裝飾。手稿插圖在此時也成為一門重要而備受尊敬的藝術。細密畫為伊芳朗在蒙古入侵(1220~1260)以後的時期最偉大也最具特色的藝術。


圖為由薩德陶工製造的閃光陶瓷碗,描述基督教的教士正搖晃著香爐,製於12世紀前半期。

書法
書寫文字在伊斯蘭教中,作為傳達神聖啟示的工具,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書法就以各種優雅的字體為基礎發展出許多豐富而複雜的樣式。書法藝術不僅被用在手抄經書上,同時也是建築和其他裝飾中重要的特色。穆斯林書法是精神概念的可視化表達。書法為伊斯蘭信仰的不同語言之間提供了鏈接,可以說是伊斯蘭藝術最高尚的形式。伊斯蘭教經典《古蘭經》在阿拉伯語言以及阿拉伯書法的發展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書法一方面能直接用做清真寺的裝飾,具有使《古蘭經》永垂不朽的功用,另一方面書法還可以在穆斯林的生活空間中與任意一種美術品類相結合而為普及的美術形式。因此用書法裝飾清真寺就是一分自然的事情。







木刻庫法書體 “庫法體”是阿拉伯書法中最早用做裝飾的書體,因其創自美索不達米亞的庫法城而得名。這種字體多筆直,方方正正,見棱見角,具有金石味,是一種適於用做紀功劇石和鑲嵌的書體。

伊斯蘭圖樣
幾何圖樣在伊斯蘭文化中大量出現,在不同的材料上都能發現-磁磚、磚牆、木頭、黃銅、紙張、石膏、玻璃,以及其他多種型態的物體。它們出現於毛氈手稿與木製雕刻品上-特別是門屏風與講壇(或是聖壇)。它們在建築表面上更是突出。
姑且不論毛氈上的圖案,花卉圖案與風格化花卉設計,伊斯蘭圖樣以三種特殊的幾何特色出現。其中一種很容易辨識的是矩形庫法字母圖樣。它們使用簡單的矩形和方形,以一種阿拉伯字母的風格化形式來創造書法設計。這種圖樣最常用於建築表面,以增添威嚴與肅穆。第二種特殊的伊斯蘭圖樣式是蔓藤花紋,由狀似葉子與花的由線元素構成。在這種圖樣中,螺旋形狀連續纏繞,起伏與接合。週期與節奏的感覺在這種圖樣中非常顯著。蔓藤花紋是早期捲葉圖案的一種
抽象表現。伊斯蘭對於抽象的熱情、和諧的追求以及對天空的關切,是引導伊斯蘭藝術擁抱幾何的心理動力。
何謂伊斯蘭圖樣的定義?冠在名詞「圖樣」之前的形容詞「伊斯蘭」,並非意味著圖樣是由伊斯蘭教經過某種方式認可的,或者必然是由穆斯林發明的。許多基督徒、猶太教徒、印度教徒等人都曾存在於伊斯蘭世界,並對伊斯蘭藝術有所頁獻。於是在藝術學家在藝術的脈絡下,經常把「伊斯蘭」這個形容解釋成-「由一種主要人口或至少統治階層是公開信仰伊斯蘭教的文化或文明所產生的藝術。實際產生伊斯蘭藝術品的藝術家可能是穆斯林,也可能不是。」




一個以十五世紀初期烏茲別克撒馬爾罕的比比卡尼姆(Bibi Khanum)清真寺之上裝飾為基礎的矩形庫法字母樣。
建築裝飾的圖樣






1 2
伊斯蘭圖樣






伊斯蘭幾何圖樣最醒目的特徵是大量對稱的星星與星座,對星形的重大興趣反映了這種原始之愛與對天空的實際觀切。阿拉伯人是偉大的航海家,無論在陸地上或海上,穆斯林必須知道什麼方向做一天五次的禮拜,這是一種獨特的需求,使得星星異常重要。從九世紀托勒密(Ptolemy)的學說被翻成阿拉伯文時開始,直到十五世紀為止,天文學一直是伊斯蘭世界最熱烈的知識活動。





建築
早期的伊斯蘭教建築可能始於公元691年耶路撒冷的圓頂清真寺 (Qubbat al-Sakhrah)的完成。它有很豐富的圓頂並使用了風格化的重複裝飾花紋(阿拉伯式花紋arabesque)。

清真寺當為伊斯蘭最重要的一種建築。姑不論清真寺的拱頂或其他建築架構是取自拜占庭或波斯薩珊建築,清真寺空間設計上最簡單的意涵便是,它是一個用來禮拜的場所,因此一個寬敞的空間,以及朝向麥加「天房」的壁龕便由此成為其內部最必要的規劃與設定。至於外觀上,用以分辨清真寺和其他伊斯蘭社會性建築的最重要部分,就是高聳入天的「喚拜塔」(minaret,請參見圖11),這也是為什麼當君士坦丁堡由東羅馬帝國易手給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時,聖索菲亞大教堂的四角被加上了四支喚拜塔後(請參見圖12),就立即從教堂的功能轉變成了 清真寺功能的原因。

清真寺(阿拉伯語:مسجد,馬新稱回教堂),是伊斯蘭教穆斯林禮拜的地方,詞根為「拜倒」的意思,因為穆斯林禮拜時需要拜倒叩拜。世界上第一個穆斯林禮拜的地方是麥地那的先知穆罕默德的故居,世界上第一座清真寺是麥加的庫巴清真寺,據說是穆罕默德親自率領人們用四天時間就建成的,《古蘭經》中稱這座寺是「從頭一天起就以虔敬為基礎而修建的清真寺」。

最能表現伊斯蘭建築特色的是清真寺和相關的宗教建築。早期的伊斯蘭教建築,以耶路撒冷的岩頂圓頂寺與大馬士革的大清真寺為例,均以基督教建築特色如圓頂、圆柱拱門、嵌瓷做來源,而且也建有供会众祈禱用的广大中庭。宗教建築一直要到哈裡發時代,伊芳拉克和埃及等地創建了多柱式的清真寺後才開創了自己的風格。這種風格的建築物是在成列的圓柱上架設屋頂,其正方形或長方形的設計可做變動,亦即視需要可增列或移去支柱來擴大或縮小面積。塞爾柱時期和薩非時期(1501~1736)的伊芳朗採用不同的清真寺建築設計,該設計由4座面朝中庭的圓頂廳廊所組成。這些磚造的清真寺也聯用圓頂和有裝飾的內角拱。波斯的建築特色傳到印度後所產生的影響則可見於珍珠清真寺(1653)和泰姬‧瑪哈陵(Taj Mahal)。出自伊斯蘭和拜占庭建 築道統的奧斯曼建築則以位於土耳其埃迪爾內(Edirne)的謝裡姆清真寺(Selimiye Mosque,1575)為例,該建築中央有一大圓頂,也有細長的尖塔。至於非宗教性的伊斯蘭建築,最佳範例之一為西班牙格拉納達的艾勒漢布拉宮 (Alhambra,13~14世紀)。
 
   相對於單一的伊斯蘭建築來說,伊斯蘭城市的整體規劃,無疑是更具有自己特色、且更完美地呈現神、人之間和諧關係的設計。作為集禮禮拜場所與信仰依歸的清真寺,自然成為城鎮的中心;而緊靠著清真寺,則是一連串具有其他社會功能的公共建築,包括市集(經濟中心,以土耳其為例,當地的許多市集都屬於室內市集,從 外觀看來也是一大型的多拱頂建築,請參見圖13);經學院(madrasah,教育中心);大廣場(戶外活動中心);公共廚房(用以賑濟貧民)、醫院(上 二者可謂社會福利中心)、公共浴室、商隊客站、蘇丹陵墓等等。所有這些建築,皆各自具有其社會功能,它們完美地被組合在一起,成為伊斯蘭城鎮的市中心面 貌。而這一連串相連在一起的建築規劃,在土耳其被稱為「庫裡耶」(k lliye)。

而伊斯蘭城市建築的顏色往往是單一的,如白色(北非及西班牙南部)或土色(如波斯、阿富汗等地),一致的顏色難免單調,但卻凸顯出一股靜謐的氣息,實際上,宛如人的驅體不過是人的生命在今世的暫住地,擴大來說,人們所居住的城市也同樣是一個人在今世暫時棲身的住所,一切以樸素為依歸。相對於城市建築的外觀,個人的居家內部,就顯得繽紛多彩,其所反映的,恰如真主所賜予人的最完美、崇高的人性一般。

倘若仔細觀察昔日的伊斯蘭城市,其設計時最大的追求的便是整個城市與自然環境的結合,舉凡建築取材、空間設計(光、風、影),都考量到城市所在地的自然環境,只可惜,這極其可貴的地方,卻已逐漸在西方文化強勢風靡全球的趨勢下遭到摒棄了。




建築-圖片

麥加朝聖的穆斯林圍繞在麥加大清真寺的“天房”周圍祈禱(正中心)

麥加大清真寺(阿拉伯語:المسجد الحرام‎)的名稱來自阿拉伯語,意為「禁止(暴力行為)的清真寺」,中文又稱為麥加禁寺、麥加大清真寺。禁寺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位於沙烏地阿拉伯城市麥加。禁寺圍繞著克爾白,它是全球穆斯林的每日的朝拜方向,也是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地方。






圓頂清真寺(The Dome of the Rock (阿拉伯語: مسجد قبة الصخرة)是一個伊斯蘭教聖地;猶太人和基督徒稱為Har ha-Bayit (希伯來語: הר הבית)或聖殿山 —它一直是耶路撒冷最著名的標誌之一。687年到691年,由第9任哈里發阿布杜勒•馬里克建造。數百年來,歐洲遊客稱之為奧馬爾清真寺.[1]穆斯林相信圓頂清真寺中間的岩石就是穆罕默德夜行登霄,和天使加百列一起,到天堂見到真主的地方


阿格拉的泰姬陵,是沙賈汗為其妻子所建造的陵墓,代表了印度莫臥兒伊斯蘭建築的最高水平並得到了世界的公認。

敘利亞大馬士革倭馬亞清真寺中做禮拜的穆斯林

補充音樂
  伊斯蘭文學以4種主要的語言寫成︰阿拉伯語、波斯語、土耳其語和烏爾都語(Urdu)。阿拉伯語作為揭示伊斯蘭教和《可蘭經》的語言,居絕對重要的地位。《可蘭經》 是穆民眼中優秀的文學典範。阿拉伯詩歌的基本要素延續了伊斯蘭教未創之前的模式,採用單韻(指一首詩中每一行均使用相同的韻腳之格式)和複韻(指將長短 音節皆安排為16個格律)。阿拉伯詩歌可以分為3種基本類型,其中厄札爾(ghazal)通常為情詩,是5到12節的單韻詩;頌詩(qasidah)則是 20甚至於100節以上的單韻詩,通常用來表達正式而精雕細琢的頌贊。波斯人以自己的語言,應用阿拉伯詩歌的類型、形式與規則進行詩歌創作,並且加以改良。他們也發展出新的詩歌類型──瑪斯那維(masnavi),此類詩歌是以一連串的有韻對句所組成。波斯人用它來寫作敘事詩(此形式並不為阿拉伯人所 知),代表作為菲爾多西(Ferdowsi,1020年卒)所寫的《王書》(Shah-nameh)。波斯文學依序影響了烏爾都文學與土耳其文學,特別是 關於字彙和格律部分。土耳其文學也具有豐富而獨立的民歌道統。伊斯蘭文學也包括了純文學的、教誨的和通俗的散文。最足以代表伊斯蘭散文的文學形式為瑪卡梅 (maqamah)體,這種文體用刻意經營而複雜的手法來講述相當簡單的故事,故事裡有許多隱喻、雙關語和其他文字遊戲。在通俗文學的領域中,最著名的作 品要算《天方夜譚》,這部著作集結了各個穆民地區豐富的神話故事。
  
伊斯蘭音樂為一種單音音樂,沒有和音,其特色在於節奏和旋律是兩個不同的系統,以單線進行的旋 律為主展開各種裝飾,並且重視音樂名家的即席作秀。節奏和旋律的編排則遵循一定的規則或音階。伊斯蘭音樂利用微分音,亦即不完全均等的半音如四分之三音等 等,來達成旋律的裝飾效果,此外也利用小音程或大音程來獲致此效果。伊斯蘭音樂通常由一個小型合奏團演奏,即一名歌手和數名樂器手以獨唱和樂器的演奏交替 作秀。歌手或樂器手負責引導旋律,節奏則由打擊樂器負責,這包括有框架鼓、鈸、敲擊用的木棒。管樂器包括若吶(zorna,一種類似雙簧管的樂器)、不同 型式的笛子、長喇叭、號角以及與豎笛相似的雙管單簧樂器。不過,弦樂器最受人們喜愛,最著名者為厄烏德琴(ud),這是一種四弦或五弦的短頸魯特琴。此外 還有一些梯形樂器,如撒吐爾琴(santur),演奏時用兩根椽木製的小棒來敲擊琴面的金屬弦,以及用手撥的夸奴琴(qanun)。其他弦樂器還包括小提 琴和弓魯特琴,例如卡曼琴(kaman)、凱曼賈琴(kamanja)和拉巴布琴(rabab)。
參考資料:
http://librarywork.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7/wfps/sub0305d.htm
摘 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匿名 提到...

我特別去查了一下The Mission這部影片的資料,我主要是去找導演和他的作品的部分。因為看完The Mission 之後,我會想看看這部片的導演的其他作品,然後從他的視點觀看事件。

導演: 羅蘭·約菲Roland Joffé
(也有譯為傑菲)

生平:羅蘭•傑菲的家庭成員來自不同國家,他的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義大利人,自己現為英國公民,碩士畢業的妻子白瑤梅則是美籍華人。不同國家、民族的家庭成員組成,造就了羅蘭•約菲工作的國際性,目前於法國的高蒙(Gaumont)電影公司任職。

他曾擔任演員、編劇、製片人、音效師、導演等職位,擁有許多的作品。其中在1986年以《教會》一部戲奪得坎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獎,達到他藝術生涯的一個高峰。

包含教會,羅蘭‧傑菲共曾導過三部描述白人與有色人種間情誼的電影,名之為「人性三部曲」。除了「殺戮戰場」與「歡喜城」外,「教會」(The Mission) 是三部曲中的最早一部,也是名氣最大的一部。

作品:

Singularity ------- (2008)
囚禁 Captivity ------- (2007)
欲望巴黎 Vatel ------- (2000)
再會情人 Goodbye Lover ------- (1998)
紅字/紅色禁戀/真愛一生 The Scarlet Letter ------- (1995)
超級馬力兄弟 Super Mario Bros. ------- (1993)
歡喜城 City of Joy ------- (1992)
肥佬大作戰 Fat Man and Little Boy ------- (1989)
教會/傳道 The Mission ------- (1986)
戰火屠城 The Killing Fields ------- (1984)


以上這些都是他作為導演的作品,大家有時間可以去找來看看。


參考資料:
全球媒體研究室
http://globalmedia.wikia.com/wiki/%E7%BE%85%E8%98%AD%E5%82%91%E9%9D%9E

匿名 提到...

大三巴
歷史背景
大三巴牌坊(葡萄牙文: Ruínas da Antiga Catedral de São Paulo),一般稱為大三巴或牌坊,位於澳門聖保祿山[]的上天主之母教堂(A lgreja da Madre de Deus)前壁。與大炮台及兩者之間的前聖保祿學院為一整體。而「三巴」這個名字是來自於「聖保祿」的葡萄牙文(São Paulo),而「大」是指最大的教堂,故「大三巴」是指「最大的教堂」。
聖堂創建於1580年,在1595年和1601年先後兩次失火焚毀。教堂第三次修建由義大利籍耶穌會會士斯皮諾拉神父設計,由日本工匠以鬼斧神工的技術協助建成,並於1602年奠基, 1637年全部竣工,而教堂前一段長石階則於稍後完成。歷時35年,是當時遠東最大的天主教石建教堂。1835年1月26日黃昏,聖保祿教堂失火,一發不可收拾,焚燒了兩個多小時,整幢教堂幾乎付諸一炬,幸好教堂最珍貴的前壁仍能保存屹立,成為今日的大三巴牌坊。由於教堂前壁形似中國的傳統牌坊,故本地人便稱之為「大三巴牌坊」。
1990年代初政府曾對聖保祿教堂的遺址進行考古調查及修復工作,並發現了當時教堂背後的建築遺址及埋葬教士的墓地。及後在1996年,政府在該遺址建成了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展出不少澳門教會的珍貴文物[;同時,也在大三巴牌坊的背部安裝了鐵架樓梯,以供遊人參觀,可是樓梯的鐵架插入牌坊的結構之內,此舉引來一些文物專家的不滿。在回歸前的澳葡政府已想將牌坊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但由於政治及技術因素而未能成功。2005年,中國政府成功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大三巴牌坊成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份。
建築特色
大三巴牌坊高27公尺、闊23.5公尺、石壁厚2.7公尺,建築屬於矯飾主義風格,且糅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築風格。前壁用麻石砌成。上下5層,左右共自第3層起可分9格。前壁右側有一石旗桿夾(左邊與之成對的一副已不存),下有68層階級,與教堂位置並不一。
第一層:最上層為一個三角形山花,上有銅鴿象徵聖神,左右有日月星辰。頂部有一十字架。
第二層:正中為小耶穌,圍以釘死其之刑具,往外由4枝混合式壁柱組成,柱間以天使淺浮雕點綴,柱兩邊有弧形山牆。
第三層:中央為聖母升天,天使奏樂歡慶,周圍飾以牡丹和菊花,象徵來自中國和日本的基督徒技師。此一層中央共有6枝混合式壁柱,兩側以方尖柱代替壁柱。各柱間均以淺浮雕裝飾,左邊是智慧之樹及一隻七翼龍,其上有一聖母,側有中文「聖母踏龍頭」字樣,而右邊對稱位置上則是生命之泉及一隻西式帆船,上有海星聖母。在柱組外邊是一頂呈弧狀之扶壁,右邊是一骷髏及中文字 「念死者無為罪」;左邊則是一魔鬼浮雕,中文則是「鬼是誘人為惡」,此層最外側兩塊牆身是由兩條帶有圓頂之方尖柱,左面牆身再現鴿子,下有一開啟的門;而右面為被箭所穿之王冠,下方門閉鎖,意即信仰而非權勢才是天國之道。而牆側則設有中國舞獅造型的開大口之獅子;作滴水之用。
第四層:由10支科林斯柱式及3個窗口組成,窗楣上有均有七朵玫瑰花浮雕裝飾,中間窗口側兩柱間以棕櫚樹裝飾,側窗洞兩邊柱間對稱設有壁龕,供奉4位銅製耶穌會聖人,這些銅像是澳門早年製炮工廠的出品。
第五層:牌坊最下層有3個入口並有10枝愛奧尼柱式支撐及裝飾牆面,正門兩側各3枝,而側門一邊各2枝;正門上寫有拉丁語「MATER DEI」(意思為天主之母)。側門門楣上有耶穌會會徽「IHS」的浮雕圖案。
由於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地標性建築之一,同時也為「澳門八景」之一,故政府會定期對牌坊進行檢查和修復。最近一次修復工作時,為確保遊客看到大三巴牌坊,當局仿效歐洲的做法並設計了一幅大型帆布,懸掛於工程欄杆的底層,帆布上印有大三巴牌坊底層的真實圖案,方便遊客拍照。此外因由於澳門的氣候較為潮濕,隨風飄揚的植物種子很容易便會停留在牌坊的石壁縫隙中生長成雜草,雜草的根會對牌坊結構造成損害,因此當局也會定期派人除去雜草以回復牌坊的原貌。
大三巴牌坊作為旅遊熱點,很多不同的活動如澳門國際音樂節的露天音樂會、藝穗巡遊和澳門國際青年舞蹈節也會在這裡及鄰近的耶穌會紀念廣場舉行。而且每逢哪吒誕,大三巴牌坊的旁邊更會豎立一座傳統的中式牌坊,與大三巴牌坊本身構成一個強烈的中西對比。
澳門元5元硬幣上有大三巴牌坊的圖案。「三巴」這名字自2008年起用於太平洋熱帶氣旋的名字,以取代「珍珠」。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4%B8%89%E5%B7%B4%E7%89%8C%E5%9D%8A
http://www.macauheritage.net/info/mwhC.asp?id=204

匿名 提到...

Dear all
如果你的主題報告有引用別人的內容,或是參考哪些資料的話。請註明清楚,謝謝囉!
TA的提醒

Felly Lee 提到...

晉江陳埭丁氏宗祠

一.起源:
丁姓家族正是一千年來,中國及西亞文明交流,在泉州(古稱刺桐)演繹了一首首中外民族相互融合的「交響曲」。其中源於阿拉伯名門望族的賽典赤瞻思丁。在元朝時曾官拜平章政事,主持雲南省政,其後裔繁盛,其中一支南下泉州經商,元明易朝後,其族裔避居晉江海邊陳埭,並取其祖名尾音「丁」為姓,繁衍成陳埭丁氏家族,相沿傳承一直到現在已有廿多代。

在福建泉州灣南畔晉江陳埭村,有座古色古香的回族史館,就是陳埭丁氏宗祠,是一個典型閩南回族伊斯蘭教徒家族的宗祠。它記載著歷史的轉折、文明的交融與家族的根源!

二.建築特色:
丁氏宗祠門廳建成懸山項,正殿大廳是硬山項,殿廳屋脊皆是燕尾脊造型,正廰屋頂是穿斗式木架結構,雕樑畫檐、琉璃彩釉,這種古色古香莊重美觀的建築,正是中華閩南傳統建築莫之能屬的特徵。然而,在殿門楣上刻有一隻鳯,若仔細察看,則是由阿拉伯字《可蘭經》經文「奉至仁至慈真主之名」組成的「經字畫」,其兩旁圖案分別刻有「萬物非主唯有有真主」及「穆罕默徳是真主使者」的「清真言」,以此鳯為形具濃厚的波斯伊斯蘭色彩。進入宗祠的正殿,是一個宏偉闊綽的紀代廳,兩邊陳列著丁氏家族祖先的光榮史磧及相片,是一間回族文物館。

三.東西文化交流
總體來說,丁氏宗祠峨立六百年,其家族經歷七世紀的薪傳繁衍,已深受中華傳統文明的影響,更演繹著回漢兩個民族的交融,但是仍然保有伊斯蘭教的信仰及習俗傳統。而清真寺每逢主麻日(星期五)及開齊節和獻牲節,都舉行聚禮會拜。

在泉州市郊靈山伊斯蘭先賢墓左側,是陳埭丁氏祖墓群,皆為伊斯蘭墓式,其墓蓋及墓座浮雕,刻有阿拉伯字《可蘭經》經文。丁氏族人的葬禮原是奉行伊斯蘭教「厚養薄葬」的精神,在《丁氏宗譜》裡有說明,因為根據伊斯蘭的教義,人類始祖是真主塑造的,死後只是回歸真主,所以要求土葬、速葬、薄葬。而且伊斯蘭教只要求對死人祈禱,嚴禁音樂和對遺像膜拜。但因儒家思維「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敬天精神與祖先崇拜處於同樣重要地位,通過不同的儀式寄託對先人的懷念和哀思,所以有宗祠家廟的設立。而祠家廟除了可以懷念先祖,也是宗親聚會的場所,有時成為傳統族法的執行裁判場所,信仰伊斯蘭的閩南回族也不例外。儒家對祖先的追思,和伊斯蘭教對先知的企仰,其實都包含了間接對造物者的敬畏感激。

事實上,伊斯蘭教信仰真諦的「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真主阿拉是獨一,是無形無體無邊無際,是大智大能大慈大悲的,就是對天的信仰,與儒家傳統的敬天精神是完全吻合的。

pinling 提到...

美四黃品玲19421053
伊斯蘭世界大冒險家Ibn Battuta
主題報告
1325年十字軍東征結束不久,有個年輕的摩洛哥回教徒名叫伊本拔圖塔,啟程到麥加朝聖,這趟旅程最後成了舉世皆知的長征。他總共走了七萬五千英里,比馬可波羅多走三倍多的路程,沿途他遇見魔術師、苦行僧‧‧‧勝者和吞火人,還有其他來自三大洲的旅行家,輪流扮演學者、生意人、神秘主義者及戰士的角色。他被瘋狂的蘇丹王監禁,他結過十次婚,妻妾成群,ibn battuta遊歷二十九年後抵達家園,他把這一切都寄了下來,他的遊記中描述千變萬化的回教世界,對於了解伊斯蘭文化的人而言這些描述都還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對於多數非伊斯蘭教徒而言,伊斯蘭教世界還是藏在誤解和愚昧,甚至是恐懼的神秘面紗下,我們要跟直著伊本拔圖塔的足跡走這一趟中國到印度的長征,我們將會揭露現存的遺跡,有助於見證伊斯蘭教被遺忘的黃金時代期間的貿易與旅行。
橫越印度,跟著中世紀偉大旅行家的伊本拔圖塔的足跡走,他應該獲得世界偉大的旅行家的稱號,但大多數西方人都不知道他,因為他是個伊斯蘭教徒,遊歷的是伊斯蘭世界。五百多年前當他抵達印度那時,他已經遊歷了十六年走過幾萬英里路,他從家鄉摩洛哥丹吉爾出發前往麥加朝聖,途經伊拉克、敘利亞和土耳其,穿越中亞到達印度次大陸,他在路上期間,約有喔半的以知世界是由伊斯蘭教統制,貿易之路大開,這是旅行的黃金時代,隨著回教風潮東漸,伊本拔圖塔抓住這個特殊機會,順勢而去。
德里的蘇丹王指派他成為前往中國的大使,當時伊本拔圖塔正要前往印度的古吉拉特海岸,展開漫長的海上之旅,要到古吉特拉畢經阿拉伯海、印度洋和香料群島,我們要去辛巴達的七海。
艾哈邁達巴德市位於印度古吉拉特省,當伊本拔圖塔抵達此地時,他要行經受海到滋擾的貿易水路,他帶著豐富的禮物要獻給中國皇帝,他最需要的就是保鑣。他回憶到:『我帶了五十名槳手和五十名阿比西尼亞重騎兵,這些人夫則保障海上安全,只要有他們待在船上,印度海盜及偶像崇拜者就會避開這艘船。』這些就是印度阿比西尼亞人或稱『哈布希人』,七百多年前他們的非洲祖先經過阿拉伯海的貿易水路來到印度定居,他們成為聲譽卓著的商人保鏢。哈布西人聚居貧民區,是城市最貧窮的部份,幾世紀以來他們選擇不與周邊的印度人融合,他們堅持自己的非洲身分和他們的伊斯蘭教信仰,他們是個很緊密的社群,七百五十年以來他們都一起生活,互相幫助,唱相同的歌曲。他們在齋戒日的首日,這是一個伊斯蘭教慶祝齋戒月結束的慶典,他們會舉行狂歡的慶祝活動,會有個特殊儀式,據說伊本拔圖塔在旅程中也見識過這重宗教儀式,鼓聲四起,男性開始起舞,展現體魄與膽識,其中有吐火與在火中跳舞的驚人動作,更還有人把火吞下,可以理解他們何以成為當時優秀的保鑣。
伊本拔土塔帶者非洲保鏢離開古吉拉特,前往海岸,他首先到的城市是當時世界貿易的集散地,這個港口讓西方的阿拉伯世界連結上東方的中國──卡利卡特市,位於馬拉巴地區主要的港口,是全球最大的海港之ㄧ,這個城市聚集了來自各地的人,包括來自中國、爪哇、錫蘭、馬爾地夫、葉門及波斯,這裡聚集了各地的商旅人士。伊本拔圖塔抵達卡利卡特市後,才發現其狂暴的海洋會讓想征服的人付出沉重的代價,但幾世紀以來海洋不斷沖走卡利卡特的風光,昔日世界最大港的風采已不復見了,六百六十年此為印度洋貿易的樞紐,在伊本拔圖塔的時代,伊斯蘭教商人會在阿拉伯和波斯灣港口登船出發越過印度洋,他們會在卡利卡特過冬等待適合航行的季風,讓他們乘著中國製的大舢舨船繼續往東航行,這條貿易路徑運送香料、瓷器和紡織品甚至伊斯蘭教本身,要是沒有這條海上絲路,伊本拔圖塔的大旅行無法實現,在他的時代卡利卡特市的貿易政策開明,當時的統治者札莫林也就是『海洋之王』。札莫琳信奉印度教,但他歡迎各宗教和種族的商人來到卡利卡特,因此能成為全球最大港口(當時宗教有單一性卻又能互相包容,每個人都有信仰的自由,但禁止公開討論宗教)。因為季風方向不斷改變,可以嘗試啟程前往中國的時間很短暫,是時候該帶著要獻給中國皇帝的厚禮出海了,但等待出海就等了三個月,終於要出發之際伊本拔圖塔前往清真寺禱告,海相突然大變,海洋吞噬了載著蘇丹禮物的舢舨,財寶及人員無一倖免,通通沉入海中。一切禮物都化為烏有,他為了保住性命所以不能回德里去向蘇丹報告,他很有可能會被殺頭的,而在卡利卡特也不再被款待,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當旅行家再度上路。他的下一個目標是印度洋中的一個小群島,現在最簡單到達的方式就是先坐飛機到杜拜〈二十一世紀的卡利卡特〉。杜拜是全球發展最快的都市,全世界五分之一的起重機都在這裏運作,這麼急速的擴張,全賴石油致富的投資者投擲金錢建造奢侈房產,廉價勞工更促成發展,勞工主要來自西印度。在杜拜這個熱帶起重機叢林的邊緣有一個伊本拔圖塔購物中心,藉此紀念旅行家伊本拔圖塔!
伊本拔土塔在面對了卡利卡特的災難後,決定前往馬爾地夫,他聽說這些小島是奇景,由兩千多個島組成。他勉強湊出旅費,他現在只能為了旅行而旅行,馬爾地夫在印度通往中國的海上絲路上,他坐上貿易船從卡利卡特出發,今日馬爾地夫因為觀光產業與從前大不相同了,成為觀光勝地。從前馬爾地夫的居民都信奉伊斯蘭教,虔誠且正直,他們的信仰堅定。伊本拔圖塔在馬爾地夫過了一段愜意的生活但是他還是渴望去見識世界,隨然他對中國的任務已經石沉大海了,但是並未打消他想到訪世上最特別之地的念頭──中國。他一直搭乘商旅便船,直到抵達東南亞海岸一處港口──莿桐市〈位於泉洲〉。當時莿桐也是全球最大港口之一,有很多伊斯蘭教商人在此定居,伊本拔圖塔也就自然地前往他們的聚落。當時有一位很特別的伊斯蘭教商人在泉州,後來成立了丁家祠堂,直到現在歷代祖先的牌位都還供奉著,從阿拉伯世界的第一人稱世祖,名為慎習丁『Sham so Din』是阿拉伯文裡的一個小名,意為宗教之子,巧的是伊本拔圖塔也叫這個小名,但伊本拔圖塔再遊記中沒提到他在中國有子嗣
,但很有可能丁氏宗親是他的子嗣,他們都是同一個回教移居者的後代。在慈堂旁邊就是清曾寺,在1960到1970年毛澤東的紅衛兵燒掉清真寺,殺害宗教領袖,驅散家庭,禁止學習可蘭經,禁止伊斯蘭教傳播,到現在雖然情況好轉但是傳播伊斯蘭教還是違法的,但這間清真寺裡有很多丁家的小孩在學習阿拉伯文,承襲七百五十年前祖先的文化,他們宣稱教阿拉伯文只是為了傳播知識。伊本拔圖塔也到了廣州,廣州的光塔寺是中國最古老的清真寺,大約建於一千年前,是由阿布瓦夸斯所建,願神因他而喜悅,他應該是七世紀時的伊斯蘭教徒,他首先來到此地把伊斯蘭教傳入中國,光塔寺為伊斯蘭教在中國的發源地,商人們帶他們的伊斯蘭種子來到中國,而漸成為中國式的伊斯蘭教,光塔寺看起來完全是中國式建築,因為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滲入,中國的伊斯蘭教主張先愛國再愛教,愛國是教義的一部份。在中國,是伊斯蘭教河流的盡頭,但直到現在,在中國的伊斯蘭教徒每個人不論來自何方,一條由各地伊斯蘭教徒形成的河流在流動,他們不約而同的到此地進行貿易和學習伊斯蘭文化。
對伊本拔圖塔而言,在面對中國的伊斯蘭教社群時雖然很輕鬆,但是經過二十五年多的旅途之後,他患上了思鄉病,在他的遊記中寫道:『故鄉摩洛哥的記憶牽動著我,還有我對於同胞及朋友的愛,我愛國家勝於其他,那地方的魅力仍繫於我身,那土地是我肌膚第一次接觸之地。』
二十九年,七萬五千英里路,從世界的一端到另一端,伊本拔圖塔如今已準備好要返家,他將他的旅途寫下,然後就消失在歷史的迷霧中,但他的文字和足跡還活者,人們會替他繼續旅行下去。

匿名 提到...

《茉莉花》主題報告

很少人知道的是,出產民歌《茉莉花》的中國在漢代以前是沒有茉莉花的,這種長著“復瓣小白花,小巧玲瓏,清香四溢,素潔光潤”的植物是“舶來品”,原產印度和波斯灣一帶,一千多年前由阿拉伯和印度傳入中國。如今,中國茉莉花的種植面積已經佔到世界種植面積的65%,年產量居世界首位。

經過多年考察研究,南京民俗學家王涌堅發現,這首膾炙人口的《茉莉花》前身發源於南京,早在明初就在南京唱響了。

  經過多年考察研究發現,《茉莉花》其實源自南京,而且是一首地地道道的南京小調。

明太祖朱元璋一直對於幫助自己打下天下的諸多功臣抱有極其強烈的戒心,而徐達作為功臣之首受到的無端猜忌和懷疑自然最多。但是好在徐達對於形勢有著清醒的認識,始終保持著極為謙卑、恭順的態度。

相傳,明初時朱元璋經常與徐達在莫愁湖邊下棋。徐達雖然棋藝高超,但每次總以落敗而告終,這其中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

  某日,朱元璋再次召見徐達下棋,而且要求徐達拿出真本領來對弈,徐達只得硬著頭皮與皇帝下棋。這盤棋從早晨一直下到中午都未分出勝負,正當朱元璋連吃徐達兩子自鳴得意時,徐達卻不再落子。

  朱元璋得意地問道:“將軍為何遲疑不前?”

  徐達則“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答道:“請皇上細看全局。”

  朱元璋仔細一看,才發現棋盤上的棋子已經被徐達擺成了“萬歲”二字。朱元璋一高興便把下棋的樓連同莫愁湖花園一起賜給了徐達,那座樓便是後來的勝棋樓。

  雖說朱元璋將花園賜給了徐達,但徐達卻高興不起來,因為皇帝對他的猜忌並沒有就此結束,反而愈加強烈。

  一日,另一明朝的開國元勳常遇春在出征之前來看望徐達。

  故友來訪,徐達自然高興,不禁想起了往日的戎馬生涯。再想想現在雖然貴為丞相,卻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徐達感慨萬分,便用花鼓戲的調子即興唱起了歌謠。

  這歌謠中的歌詞便是徐達根據莫愁湖畔的3種花(當時莫愁湖花園中主要種有茉莉花、金銀花和玫瑰花)現場編寫的,3個昔日的戰友、今日的同僚便一起合著花鼓戲的調子唱了起來。

歌詞是"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草也香不過它,奴有心採一朵戴,又怕來年不發芽;好一朵金銀花,好一朵金銀花,金銀花開好比鉤兒芽,奴有心採一朵戴,看花的人兒要將奴罵;好一朵玫瑰花,好一朵玫瑰花,玫瑰花開碗呀碗口大,奴有心採一朵戴,又怕刺兒把手扎。"

這首歌詞是最普遍、最古老的,也是何倣當年采風時聽到的原唱歌詞。除此之外這首歌詞還有一個深刻含義,它反映了徐達當年複雜的心情。歌詞中所提到的3種花分別代表了名、利、權。茉莉音moli,根據諧音讀“沒利”,意思是說要看輕名;金銀花指金銀財寶,但在開花時花上卻帶著一個鉤兒,如果你要取金銀財寶就要付出代價,意思是要淡薄利;而玫瑰象徵富貴,如果你要想擁有寶貴,則要受到懲罰。 名、利、權雖然都是好東西,可我‘有心來採’,但卻會受到‘看花人罵”。這裡的“我”是指徐達,而“看花人”就是皇帝朱元璋。 由於徐達唱歌的當天晚上沐英也在場,後來沐英同馬皇后提起此事時,就把這首歌唱給了馬皇后聽。馬皇后也覺得好聽,這首歌便在宮中悄然傳唱開了。加之這首歌用的是花鼓戲的調子,而且當時南京城中大規模種植了許多茉莉花,讓朱元璋聽來分外親切,覺得這是歌功頌德的歌曲,更值得大家來傳唱。

  就這樣,基於花鼓戲調子之上創作的《茉莉花》開始在大明帝國的首都南京得到了廣泛的傳唱,成為了明王朝的代表之一,也就成了當時的國歌……不過,歷史並未就此停滯。

明代有著屯墾戍邊的傳統,《茉莉花》便隨著屯墾戍邊的戰士傳到了西北。

《茉莉花》在青海也被廣為傳唱。在青海,被戍邊士兵帶去的《茉莉花》與當地的藝術形式相結合,被當地一個名叫梁壽娃、外號梁佛爺的人所唱響,也使得《茉莉花》成為了獨具地域特色的“花兒”歌曲。

根據音樂理論家錢仁康先生考證,《茉莉花》是“流傳到海外的第一首中國民歌”。

其實早在1768年(清乾隆三十三年),盧梭的《音樂辭典》中就收有中國民歌《茉莉花》。

  乾隆五十七年至五十九年(1792—1794年),巴羅來到中國,任英國首任駐華大使馬戛爾尼伯爵的秘書,有機會接觸到中國民歌和民間器樂曲牌。1794年,巴羅卸任,途經廣州返回英國。在廣州停留期間,巴羅與使團聽事官西特納((Johann Christian Hittner)聽到了《茉莉花》,非常喜歡,就把歌曲收入10年之後出版的《中國旅行記》中。

  《中國旅行記》書中的《茉莉花》英譯歌詞,是該曲在歐洲最早的英文記載,此外,他在歐洲音樂史上最早對《茉莉花》採用五線譜記譜,使西方人能夠開始傳唱《茉莉花》。
巴羅版《茉莉花》的有趣之處在于,它的歌詞是以廣州方言來演唱的,西特納用羅馬拼音原汁原味地記錄下了《茉莉花》的廣東話發音:

  “好一朵鮮花,有朝一日落在我家,我本待不出門,對著鮮花樂。

  “好一朵茉莉花,滿園花開賽不過他。我本待採一朵,但又恐看花人罵。” 巴羅在《中國旅行記》中(第315頁)寫道:
“這首歌樸素的旋律被西特納先生記錄了下來。據我所知,這首旋律在加上了引子、尾聲、伴奏和歐洲音樂中所有花哨的技巧後,在倫敦出版了。只是這樣一來,這首歌再也不是中國樸素旋律的音樂標本了。因此我還它以不加修飾的本來面目,正像那個中國人演唱和演奏的一樣。”從這段內容看,巴羅版的《茉莉花》比當時已經在西方傳唱的其他版本更接近原型。與其後中國出版的《小慧集》中的《鮮花調》歌詞相對照,兩者何其相似,旋律也大體相同。

  巴羅的《中國旅行記》迄今尚未有中譯本。2002年初,中國民族音樂學家馮光鈺教授赴菲律賓,出席由亞洲太平洋民族音樂學會(APSE)召開的“亞洲新音樂理論研究”學術會議時,從臺灣清華大學歷史係教授黃一良處獲得了巴羅在《中國旅行記》中刊載的《茉莉花》全部樂譜,如獲至寶。

  “通過他的傳播,《茉莉花》在海外廣為流傳。”馮光鈺這樣評價巴羅的貢獻。

  《茉莉花》在歐洲不止有巴羅版本,1884年,比利時傳教士阿裏嗣在《中國音樂》中記錄了《鮮花調》,二者雖然屬于一個“母體”,但又帶有各自濃鬱的地方特色,這兩個版本是《茉莉花》在歐洲流傳具有代表性的兩種版本,正如清朝來華傳教士李提摩太所說:“許多同一名稱的小曲曲調,旋律卻完全不同,《茉莉花》有很多版本流傳。”

  《茉莉花》不僅風靡西方,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對它也十分追捧。鄭錦揚在《日本清樂研究》中收錄了日本聚奎堂書院于清光緒十年
(日本明治17年,1884年)出版的《洋峨樂譜·抹梨花》:

  “好一個抹梨花,好一個抹梨花,滿園的花兒開,賽也不過他,本待要採一枝,又恐怕栽花人罵。”

  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徐元勇在日本獲得了清光緒二十年(日本明治27年,1894年)出版的《明清樂之栞》,其中就收錄了《茉莉花》,歌詞與《綴白裘》中《花鼓曲》的前三段基本相同,只是將“茉莉花”放在第一段,與《小慧集》的歌詞也相近,只是段序有變化,曲譜與巴羅版和江蘇版的《茉莉花》大體相同,日本學校歌曲《茉莉花》(上田壽四郎作詞),也是根據這個曲調填詞的。

巴羅的《中國旅行記》出版後的120年,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1924年創作了自己生前的最後一部歌劇《杜蘭朵》,講述的是中國元代北京城裏的一位公主圖蘭朵,為了復仇,她給各國求婚者提了個條件,誰能猜出她的三個謎語,就招他為駙馬,並將皇位給他,如果答不出,就被砍頭。這部三幕歌劇用《茉莉花》為音樂主題,使此歌更加風靡世界,成為代表東方中國的文化符號之一。

今天在中國最普及的《茉莉花》詞曲有兩個版本,其中之一是江蘇版民歌《茉莉花》,另一個版本是約翰·巴羅在《中國旅行記》裏所記載的《茉莉花》。普契尼在《圖蘭朵》中對巴羅版的《茉莉花》進行了重新編曲,讓此歌風行西方,繼而又“東歸”中國。1998年9月,導演張藝謀將《杜蘭朵》搬到了北京紫禁城太廟連演九場,吸引了全世界藝壇的目光,也再次掀起了海內外傳唱《茉莉花》的高潮。北京迎奧運的文藝晚會和頒獎的背景音樂中也使用了巴羅版的《茉莉花》。 事實上,《茉莉花》早在清乾隆時期就在中華大地廣為流傳,至今多少年來,民歌小調《茉莉花》已經在各地方言語調、風土人情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衍生出各種風格的《茉莉花》、《鮮花調》上百首,在《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江蘇卷》(以下簡稱 “江蘇卷”)中,就收集有流行于揚州、蘇州、泗陽、徐州的《鮮花調》5首,六合、興化的《茉莉花》2首,在揚州清曲、揚劇、南京白局、錫劇、徐州琴書等戲曲、曲藝中也有《茉莉花》、《鮮花調》流傳。而在大多數省份的民歌集成中,也有《茉莉花》,它們的詞曲都大同小異,顯然是出于一個“母體”。民族音樂學家馮光鈺先生將這種由一個“母體”,派生出眾多“子體”的同一宗族民歌的現象稱為“同宗民歌”。

1997年7月1日,在香港回歸儀式上,中方軍樂團第一首演奏的歌曲就是《茉莉花》,這首曲子是由揚州籍的江澤民親自點定的。在以國家主席身份舉行國宴時,江澤民還親自指揮軍樂團為來賓演奏這首民歌。此後,江蘇版民歌《茉莉花》就頻頻在中國許多重要事件和重要國際場合中出現。同年十月,在為歡迎江澤民主席訪美而舉行的音樂會上,美國交響樂團演奏了《茉莉花》;1998年6月,美國總統克林頓訪華,男女二重唱《茉莉花》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文藝晚會上響起。同樣舉世矚目的時刻,1999年12月19日,澳門回歸,《茉莉花》再次在中葡澳門政府政權交接儀式上奏響。2001年10月,中國首次承辦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也是由《茉莉花》的旋律拉開文藝演出序幕的。2008年5月7日,中國愛樂交響樂團到梵蒂岡為教宗本篤十六世演出,返場曲選的也是《茉莉花》。現在這首膾炙人口的江蘇民歌,幾乎是中國在重要事件和相關國際重要場合下的必奏之歌。

匿名 提到...

聽到老師說到日本的瑪麗亞觀音的時候,腦中馬上跑出「金田一少年事件簿」這本漫畫,因為在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新版 「天草財寶傳說殺人事件」上下集中他們去的就是島原之亂的率領者天草四郎的故鄉「天草」,以尋找寬永十四年島原之亂中所遺留下來的數億元軍費財寶為出發,並且在這裡爆發了以白髮鬼為名要制裁企圖接近財寶的殺人事件,我想漫畫內容我就不多說了,漫畫還是要拿在手中看才過癮,因此想了解劇情的人可是去租來看,我大力推薦。
我就藉著這本漫畫來簡單介紹一下島原之亂。
首先介紹率領島原與天草的天主教徒和農民揭竿起義和幕府軍作戰的少年天島四郎,生於元和7年(1621)-寛永15年(1638年4月12日),本名益田四郎時貞,後來因被過繼給天草甚兵衛,改名為天草時貞。天草從小聰穎過人,有神童之稱,且外表俊秀。有一位相士曾對天草說:「閣下面相尊貴,本應掌握天下,只可惜生在德川時代,難成大事。」,天草四郎接受天主教思想後,在民眾中宣傳「天地本同根,萬物是一體,其間並無尊卑之別」的教義,被教民奉為「天童」、「救世主」。最後因反抗德川家光幕府對九州島原地區天主教徒暴政而死。在漫畫中提到天草率領島原之亂反抗軍的時候僅有十六歲,而且還是位超級美少年,漫畫裡也出現了一位少年「他的美貌就像是傳說中的哪位神童轉世一般」來當他們再天草尋寶時的導遊。
島原之亂,發生於島原半島,位於日本九州東南,元和七年 (1621年)時,九州上的島原藩主松倉重政開始建築島原城,對於天主教徒實行殘酷而血腥的鎮壓。1630年松倉重政死後,其子松倉勝家繼任藩主,更為殘暴。傳教士於寒冬中被剝去衣服、加以捆綁、裝進水管、遭滾燙的溫泉澆身,稱之為「穴吊」,信眾則是被綁在海中的木柱上等待漲潮,經過一周後才會溺斃,稱之為「水磔」。寬永十一年(1634年)起,在幕府殘暴的統治下,終於爆發了江戶時代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島原之亂」。以農民為主的「島原之亂」,與其說是基督徒的起義,不如說是反抗苛政的農民暴動。 發生於1637年的「島原之亂」,指揮起義的領袖是年方十六的天草四郎。在那之前,天草、島原一帶曾流傳一則預言,說天將出現異象,而一名十六歲的天童將拯救大家回歸基督教義。四郎於寬永十四年(1637年) 率領三萬數千名(一說兩萬數千名)來自島原(長崎)和天草(熊本)的基督徒起義,佔領島原半島南部的原城,於城上豎立起十字架,掛上畫有十字架和聖像的旗幟。
12月9日、12日,幕府先後接到島原、天草農民起義的消息,派板倉重昌赴九州鎮壓起義軍。到達九州後,對起義軍發動兩次進攻,均告失敗。寬永十五年(1638年)元旦,板倉對原城起義軍發動了突擊進攻。在原城義軍的奮力抗戰下,板倉軍隊大敗,板倉重昌戰死。後又派松平信綱,松平改變戰術,圍而不攻,企圖等待城中糧盡,義軍自動瓦解。圍城三個月後,原城糧食缺乏,義軍戰力下降。寬永十五年(1638年)2月28日,幕府發動十餘萬軍對義軍發起總攻擊,因饑餓力衰,義軍大敗,原城陷落,四郎受傷被俘、遭到斬首,所有跟隨他的徒眾全數遭到殲滅,連躲在屍體下、藏在隱密處的婦孺也無一倖免,預言並沒有實現。天草一帶參與此役的村民多達1萬四千名,在戰後幾成廢墟。漫畫裡也提到「這就是日本史上有名的農民起議事件------不過,背後目的是為了復興過去的領主天主教諸侯小西一族和有馬一族的勢力。」。
以漫畫來學習歷史也是一種另類的學習方法,畢竟漫畫家也是要很努力的收集許多資料再實地考察才能畫出作品的,尤其是這種有真實事件人物存在的故事,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是每個人都要有的。
資料來源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6070205998

匿名 提到...

由『貿易風』看伊斯蘭文化

  之前老師有提過一部由國家地理頻道拍攝的影片『貿易風』,其中是在講述一位馬可波羅時代的伊斯蘭旅行家遊歷世界的故事。而我就這部影片,延伸至伊斯蘭文化做一主題報告。


『貿易風』
  我們都知道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才瓦解,其實在十三道時五世紀之間,鄂圖曼土耳其是世界上一個極強大的、信奉伊斯蘭教的帝國,橫跨歐亞非三洲,並於十五世紀殲滅東羅馬帝國,在地中海西部形成一個龐大的勢力。
  
  在影片中有一段話:『當時一半已知的世界由伊斯蘭教統治,貿易之路大開,這是個旅遊的黃金時代,伊斯蘭風潮東漸。』

  而這位旅行家伊本拔圖塔(ibn battuta)的遊歷路線,是從摩洛哥出發,經過伊拉克等中亞國家,到達印度,再抵達中國的泉州港,也就是閩粵一帶。
  他這段旅行的動機一是受到馬可波羅的影響,那是當時一個大時代的風潮。二是伊本拔圖塔原本要去麥加朝聖。三是他當時是摩洛哥的使臣,蘇丹王派他帶著金銀財寶到中國朝聖,卻不幸在途中遇上暴風雨翻船,船上的人幾乎都罹難,金銀財寶也全都沉入大海。一瞬間,伊本拔圖塔變得一無所有。於是,他就隻身繼續他未完的旅程。

  
『伊斯蘭文化的神秘面紗』
  其實現在我們對於伊斯蘭文化的誤解還蠻多的,就像這句話-『右手可蘭經,左手彎刀』似乎一般來說,我們對他們的印象是好戰的、暴力的,以及女性歧視。
  我們知道伊斯蘭教教義中有一部份強調『聖戰』,但事實上那是因為在西元七世紀伊斯蘭教剛創立的時候,北面是已經發展起來的基督教世界,東面是當時信奉瑣羅亞斯德教的波斯帝國,在那樣的情況之下,想生存和擴張,就只能依靠武力了。
  至於女性歧視,其實原本是因為伊斯蘭國家大多為沙漠國家,為了保護婦女,對婦女的頭紗、服裝、室外活動才有如此嚴格的限制,但相對也削弱了婦女的權益,並且久而久之也產生了一些扭曲。
  不過伊斯蘭教這麼一個社群是相當緊密的,以影片中所提到的阿比希尼亞人為例,他們的祖先經由貿易水路從阿拉伯海到印度,750年來,他們一起生活,唱同樣的歌曲,不與印度人融合,堅持自己是非洲人,以及穆斯林的身分。
  在藝術方面,主要興盛的是一些抽象的、幾何的紋飾。之所以會有這樣子的發展是因為伊斯蘭教教義禁止描繪一切偶像、甚至是有形體的事物,所以他們的紋飾才會有如此的發展。


『伊斯蘭教在台發展』
  最早的傳入是隨著政成功來台的郭姓漢人。有趣的是,在影片中有一段講到在伊本拔圖塔的時代有一位伊斯蘭商人,他在廣州的後代保有一座宗祠,祭祀丁氏歷代祖先,一世祖叫做丁慎習,是阿拉伯文Sham so Din的音譯,意為宗教之子,許多重要的人都叫這個小名,700多年來,至今他信仰伊斯蘭教的後代有6萬多人。
  最大宗的傳入是1949年國共內戰後隨國民政府白崇禧等信奉伊斯蘭教的大將來到台灣的穆斯林,約兩萬名。
  不過在1980年待後,由於白崇禧等伊斯蘭教人士去世,以及與伊斯蘭教國家相繼斷交等種種原因,伊斯蘭教的發展開始走下坡。
  目前信仰人口分全台約6萬人,大多分布於台北、桃園,但若將印尼等信奉伊斯蘭教的外籍人士算入的話,則不止此數目。

匿名 提到...

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

 巴紐的地理位置位於南太平洋(澳洲正北方),屬太平洋西南大洋洲島嶼國家,位於紐幾內亞島的東半部,西鄰印度尼西亞的巴布亞省,南部和東部分別與澳大利亞和索羅門群島隔海相望。
 巴紐是由沿海及島嶼之巴布亞(Papua)與內陸高原之紐幾內亞(New Guinea)兩殖民地合併組成。巴布亞原為英屬紐幾內亞(British New Guinea),1906年澳洲托管後改名為巴布亞。紐幾內亞原為德國殖民地,二次世界大戰後兩地由聯合國交予澳洲治理,始更名為巴布亞紐幾內亞。1973年12月1日成立自治政府,除國防、外交及內部治安外,完全自治。1975年9月16日結束澳洲託管,宣布獨立。
  現在的巴紐以農礦為主要經濟。交通方面,國內航線有紐幾內亞航空飛往各主要城市,市區交通有很多市內巴士及計程車,雖然方便,但道路的狀況不是很好;連接市區外有長達480公里的Highlands高速公路和Rigo路二條。而巴紐的社會現況在安全上面仍然是不太好,首都莫爾茲比港(Port Moresby)、Lae、Mt Hage及其他高原省分的犯罪率較高,雖然首都摩瑞斯比是最現代化的港都,有好幾棟現代化的建築,但是身居在內陸的許多部族至今仍然過著很原始的生活。而在蠻荒的叢林密境雖深藏著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和神祕的種族文化,他們的國鳥「天堂鳥」是受世界保護的稀有鳥類,甚至只有在紐幾內亞的深山裡才找得到。不過巴紐卻是一個沒有辦法保證安全的旅行禁地。
  另外較特別的部份是巴紐的特殊文化----阿塞奇燻屍,他們將人死後的遺體內臟丟掉,清洗後塗上紅泥防蟲腐,然後依其生前姿態用火燻烤2~3天,燻乾後不易腐壞。 這樣做是因為他們相信人死後靈魂仍存在,而且會庇祐子孫,所以軀體也要保留下來!直到後來葡萄牙人入侵後才慢慢廢除,改為土葬。
  還有巴紐的傳統節慶是最受注目的活動,在紐幾內亞的荷根山唱唱嘉年華〈Sing Sing Show〉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慶典活動,身上塗滿五顏六色油彩的各個不同的部族,都會聚集到荷根山一起競技、唱歌跳舞,是紐幾內亞的重要的盛會。每年一度的文化節活動,Hiri Moale 節、全國面具節、哈根山文化展等,都是都是值得一看的活動。

匿名 提到...

織田信長和本願寺、本能寺關係

之前做主題報告『南蠻屏風畫』提及西方各式知識傳入日本,造成日本桃山文化時代多元興盛的發展;單就坊間流通人不足以帶動整個時代的潮流,在該次報告中火繩槍影響整個日本權勢的定調;而其中織田信長接受西方文化刺激極深,譬如說織田信長會穿著西裝、最喜歡吃金平糖。喜歡玩各式日本歷史改編遊戲的人更會發現遊戲織田信長有時會配備的武器便是火槍。
而在深究織田信長的個人簡史會發現織田信長一方面對西方文明感興趣、一方面卻是為了壓制佛教的勢力而導入天主教和其文化;而佛教的勢力來自於本願寺的龐大壓迫!當初在找織田信長相關資料時一度因為本能寺和本願寺兩所寺廟造成混亂;在此也特別將本能寺和本願寺兩寺與織田信長的淵源做個介紹。
關於本願寺為佛教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第8代門主蓮如(門主:教派首領)於1483年在京都山科建立了「山科本願寺」,後傳到10代門主政如遷移到當時的攝津國石山〔今大阪市中央區〕,稱「石山本願寺」,是本願寺派的本山〔宗廟〕所在。 戰國時代時,這裡聚集了為數眾多、向心力極強的武裝一向宗門徒(以農民為主加上僧侶和國人武士),又位於通往京都的要道上,戰略地位重要,成為連戰國大名都不得不害怕,卻又想盡辦法攏絡的龐大宗教勢力。
第11代門主顯如娶了管領細川晴元的養女為妻(日本淨土真宗僧侶可結婚生子),因而和武田信玄、朝倉義景結為連襟。後來石山本願寺在「反信長包圍網」的戰略架構中,成為重要一員。其門徒的強悍戰鬥意志,使得戰國梟雄織田信長軍也多次敗退於其實力雄厚的勢力下,折損數名猛將。信長為避免一向宗徒們再次受到煽動而叛亂,對於已經投降的一向宗徒常是毫不留情的全部屠殺,因而被宗教界塑造成「佛敵」的形象。但不久織田軍漸漸扳回劣勢,西元1578年,織田信長水軍以鐵甲船斷截了石山本願寺和中國(本州西南部)的毛利輝元相通的唯一海上糧道,遭圍困許久的本願寺才不得不降伏,顯如撤離之後,其子教如仍作困獸鬥一段時間,後來仍不支撤退,最後織田信長一把火燒了石山本願寺以絕後患。
本願寺的一向宗(即淨土宗的別稱)因其教義和修行方式簡單易懂〔只需口唸『南無阿彌陀佛』便可藉著佛的願力,直達西方極樂世界〕,擄獲了大批中下階層民眾的信奉,並提倡「惡人正機」主張惡人才最需要佛的接引,使得許多低階武士、山賊、海盜也忠誠信仰。其領導人--門主的世襲制度也使得門主的神聖權威性代代提高,信徒對於門主的崇拜和尊敬,不亞於真正的阿彌陀佛。一向宗門徒在各地的起義暴亂被稱為一向一揆。
本願寺派後來經過第8代門主蓮如的整頓和發揚,成為組織嚴密的宗教團體。在門主的有心策動下,門徒們認為與「佛敵」交戰而殉道身死,更能通往西方極樂世界,於是他們無懼死亡而爭先殺敵,強悍的戰鬥力成為許多戰國大名的惡夢,甚至還能殺掉地方守護而成立自治小國。門主則利用眾多的子女和各地的戰國大名廣結姻親,加上手握控制門徒的權力、領地的經濟權,實力也和一般的戰國大名不相上下。
關於大家都知道織田信長還有一個別稱是『第六天魔王』,這個別稱其實根本願寺也有很大的關係,織田信長最早被稱為「第六天魔王」是在元龜三年(1572年), 當時和本願寺有了連襟關係的武田信玄正要上京,信玄寫了封信給信長,並署名「天台座主沙門信玄」,而信長的回信就署名「第六天魔王信長」,大概可以看出他們之間,彼此挑釁的味道很重。對織田信長等人而言,死後可以成佛;但只有現在看的到的才是真實的,他並不認同死後悟道解脫的想法,這大概就是他當時以「第六天魔王」自稱的原因吧。
至於本能寺則是1582年夏天,信長準備派三男神戶信孝、重臣丹羽長秀等軍團進攻四國的長宗我部元親。關於明智光秀的異心,有一說是光秀認為自己未被賦予進攻四國的任務,而開始有「自己被放置一旁。會不會像林秀貞、佐久間信盛一樣被放逐。」的被害妄想。另一說是,光秀以前曾受信長命令負責與長宗我部元親的和睦工作,為此命令奔走以改善彼此關係的光秀將屬下齋藤利三之妹嫁予元親。但結果卻往武力討伐的方向發展,光秀因此感到名譽受損、倍感屈辱。
1582年5月15日,德川家康為了駿河國領地增加的宴會抵達安土城。信長派明智光秀負責接待,光秀從15日到17日專注於接待家康。在家康停留的這段期間,正在攻打備中高松城的羽柴秀吉派使者向信長要求援軍,並提到「毛利軍有率大軍往高松城救援的動作」。
信長答應派兵後,解除光秀的接待任務,改命其帶兵前往援助秀吉。據『明智軍記』所記載,因光秀準備的接待餐宴品質不佳,信長令其隨從森蘭丸敲光秀的頭。
5月29日,信長為準備出兵遠征毛利而前往京都,之後則逗留於本能寺。但派往援助秀吉的明智光秀軍卻突然出現在京都於6月2日襲擊本能寺。當時,因屬下兵力對信長的信賴較深,誓言效忠明智光秀的人很少的緣故,光秀於進攻本能寺時,並沒有告訴部下攻擊的目標是信長。據言率領約100人的信長本身亦持槍奮戰,負傷後返回房內切腹自殺,享年49歲。這次事件史稱本能寺之變。
當然,提到織田信長也一定要提到赫赫有名的『天下布武』!從字面上解釋天下布武為「於天之下、遍布武力」。通常解釋成「以武力取得天下」,但近年的研究則是解釋成「以武家的政權來支配天下」的意思居多。如上所述信長將自己所在地改名岐阜時,即開始用「天下布武」印,岐阜的命名是取自中國周朝文王於岐山為根據地、日後君臨天下之意(阜為山丘之意),由此可窺信長志向。日後以岐阜為根據地,展開往後長達15年的統一日本之路。
日本中世紀的權力關係在公家、寺家、武家之間有複雜的關聯。信長的目標天下布武,可認為其帶有為廢除公家、寺家的權力並正式建立武家政權的意味。為了實現此目標,針對寺家的政策則擊潰一向一揆、於石山合戰擊敗本願寺的顯如等人。
總歸上述,本願寺為長期和織田信長抗衡的勢力,所以當織田信長拿下象徵寺家的本願寺派之後便正式成為『天下布武』的巨大勢力;本能寺則是因為明智光秀叛變而導致『火燒本願寺、織田信長剖腹』的悲劇。在這次的專題報告當中也讓我深刻了解長久以來使時常玩的日本歷史遊戲的真實狀況,非常有趣!!希望有機會能再找到更多關於遊戲的相關有趣軼聞來豐富自己的歷史知識也擴展自己的史觀。

匿名 提到...

"印地安人"

印地安人是對除”愛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原住民的總稱。美洲土著居民中的絕大多數均為印地安人,分布於南北美洲各國,傳統將其劃歸蒙古人種美洲支系。印地安人所說的語一般總稱為印地安語,或者稱為美洲原住民語言。印地安人的族群及其語言的系屬情況均十分複雜,至今沒有公認的分類。

名稱:
印第安人在15世紀末之前本來並沒有統一的稱法。1492年義大利航海家C•哥倫布航行至美洲時,誤以為所到之處為印度,因此將此地的土著居民稱作「印度人」(西班牙語:「indios」),後人雖然發現了錯誤,但是原有稱呼已經普及,所以英語和其他歐洲語言中稱印地安人為「西印度人」,在必要時為了區別,稱真正的印度人為「東印度人」。漢語翻譯時直接把「西印度人」這個單詞翻譯成「印第安人」或「印地安人」,免去了混淆的麻煩,到目前仍為最普及的用法。不過到了20世紀,許多美洲國家印第安人的地位有了明顯改善,一些政府機構或民間組織開始對「印第安人」這一名稱進行「正名」,比如在加拿大往往被稱為更加政治正確的「第一民族」(英文:「First Nations」)等等。

過去:
1492年,哥倫布率領船隊,打算尋找通向印度的新航路,結果在一些神秘的島嶼上登陸。他非常吃驚,島上竟然沒有意料中的魔鬼,只有「體格結實,身材健美的土著」! 哥倫布還不知道,他已經發現新大陸。並且把剛剛遇到的紅種人稱作「印地安人」,不無輕蔑之意。
1620年,200個清教徒在鱈角登陸,來到Pawtuet(波塔克西特人)的領地。他們把Pawtuet看作是「殘酷野蠻,心懷詭計的原始人」。移民在這氣候惡劣的地區定居。頭幾週,壞血病就取了許多人的命。接著飢餓又來威脅。這時一個印地安人成了他們的翻譯,他教他們怎麼播種玉米,到哪裡捕魚和採集食物。 」
新來的人一無所有,不得不求助於印地安人,清教徒與當地居民來往總是心存顧忌,覺得他們是殘酷的原始人,甚至是撒旦的子孫,但這種輕蔑的態度很快就轉成敵對的心態;然而,印地安人對待外國人的態度,卻是帶著好奇的友情,挾帶著恐懼與尊敬,甚至將外來人當作是精靈。
不過白人的行為不久便變得難以理解,他們虐待兒童,不許別人擅自進入自己家裡,不願請人吃飯。他們「吃木頭」(麵包),「喝鮮血」(葡萄酒),為了糧食需要就攻陷印地安人的村莊大肆的搶奪,印地安人為此反抗,卻遭到更強烈的報復,殘餘的印地安人被趕入保留區中。
印地安人為了生存,守護先靈的土地,打了一次又一次的仗,卻依舊無法扭轉一點點失去的領地。

匿名 提到...

現在:
「你不能抓住印地安人的脖子,逼他成為一個農夫的。」,當印地安人被迫脫離原來的生存環境,被放入美國人的社會制度,小孩們強制進入學習學校,學著怎麼成為”現代人”,但是這造成了代代的隔閡。在美國,印地安人是被剝削者中的被剝削者,平均年收入最少、平均預期壽命最短、意外死亡率最高、染上因貧困而得的病(肺結核)人數最多,酗酒人口最多……等,雖然年年照舊舉辦傳統儀式,卻淪為是顯示印地安文化仍存在的表象。
印地安人為了自救,不斷發起印地安運動,以非暴力而戲劇化的動作來顯示他們存在,並要求改善生存條件,經過了不斷的努力,直到1924年才真正獲得美國公民權,如今,印地安人每當選舉前夕會被大大的重視,是存在美國社會裡的影響力之一。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
2."印地安人-紅皮膚的大地" 原著-Philippe Jacquin 譯者-余中先

匿名 提到...

巴拉圭簡史

巴拉圭原為印地安人瓜拉尼族(Guarani)定居之地,1525年由葡萄牙人阿雷荷•加西亞發現,1537年西班牙殖民團體首建亞松森市,5年後開始派遣耶穌會傳教士前往傳教並教授土人農牧及手工藝。 18世紀,巴拉圭地區是南美洲最大的人口集中地區。
1811年5月15日時巴拉圭脫離西班牙獨立,由羅德里格斯遂行獨裁統治。1840年法學教授洛佩斯繼任後,始採較開放之政策,從事農工商業各項建設。1844年巴拉圭再設議會,已初具獨立國家規模。
洛佩斯之子小洛佩斯於1862年繼掌政權,醉心軍國主義。1865年至1870年間,巴拉圭發動了拉丁美洲史上最慘烈的戰爭——三聯之戰,在5年之間,巴拉圭因為與阿根廷、巴西和烏拉圭三國所合組的聯盟對抗作戰,折損了全國約2/3的成年男子人口與諸多領土,也造成該國在戰後半世紀經濟停滯。
1932年至1935年年的大廈谷戰爭中,巴拉圭戰勝玻利維亞,從玻國取得大片格蘭查科地區。翌年巴玻戰爭之統帥埃斯蒂加里維亞出任總統,旋於1940年8月重頒憲法,分區治理,政治漸上軌道。
1947年巴國發生為期六個月之內戰後由紅黨執政。1954年斯特羅斯納將軍發動政變,同年9月當選總統,嗣獲一再連任迄1989年2月,始為羅德里格斯將軍發動軍事政變推翻。從此開始實行民主制度選舉總統。

現今巴拉圭的官方語言為瓜拉尼語及西班牙語。巴拉圭土著的傳統文化差不多在西班牙殖民時期被摧毀掉,現時只剩下瓜拉尼語作用巴國傳統文化的物產。

匿名 提到...

英式下午茶:

由來
在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貝德芙公爵夫人Anna Maria女士, 每到下午時刻就意興闌珊、百般無聊,心想此時距離穿著正式、禮節繁複的晚餐Party還有段時間,可是又感覺肚子有點餓;於是就要女僕在她的起居室準備幾片烤麵包、奶油以及茶,吃完後她覺得這樣的下午茶實在是相當完美的點心。

後來,安娜女士就開始邀請知心好友們在她的起居室加入她的下午茶會,伴隨著茶與精緻的點心,同享輕鬆愜意的午後時光,沒想到一時之間,在當時貴族社交圈內蔚為風尚,名媛仕女趨之若鶩;直到今天,已儼然形成一種優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

當然民間的大戶人家也是高尚生活的追求著,所以民間也漸漸地興盛這種在下午舉辦的社交活動,於是下午茶便成了英國的代表文化之一。

演變:
早期的英國貴族主要是以茶伴隨著美味的點心、餅乾或三明治享用,但是發展到後來,在英國喝下午茶並不祇是喝喝茶吃吃小點心而已!這已經變成由茶、品質良好的瓷器、優雅的舉止以及有禮的社交談話所組成的上流社會活動。從最初只是貴族在家中用高級、優雅的茶具來享用茶點,後來漸漸的演變成招待友人歡聚的社交茶會,進而衍生出各種繁複的禮節,但現在由於平民化形式已簡化不少。

特點:
雖然在英國下午茶現在已經簡單化,但是1.茶正確的沖泡方式2.喝茶的擺設要優雅3.豐盛的茶點,這三點則被視為喫茶的傳統而繼續流傳下來。

傳統的英式下午茶,會在三層籃上放滿精美的佐茶點心.有三道精美的茶點:最下層,是佐以燻鮭魚、火腿、小黃瓜的美乃滋的條型三明治;第二層則放英式圓型鬆餅搭配果醬或奶油;最上方一層放置令人食指大動的時節性的水果塔。食用時,由下而上按序取用,而大吉嶺、阿薩姆 下午茶配三層點心最正統。

下午茶的「茶」:
依烘焙程度及葉片切割方式,將茶的濃度分為四級。
  推薦下午茶應以濃度較高,具提神效果的三至四級最合適,而濃度愈高則
沖泡時間愈短。如純紅茶大吉嶺、阿薩姆等,與正統皇家下午茶不謀而合。
下午茶的「樂」:
德布西:月光
德布西的印象派經典名曲「月光」,為1890年發表的「貝加馬克斯組曲」之一,此曲細膩刻畫出視覺上月光所凝聚的寧靜皎潔。

舒曼:浪漫曲
舒曼譜寫了三首描寫”戀愛情懷”的雙簧管浪漫曲,並且被改編為其他樂器演奏,小提琴版的浪漫曲飄然如夢,彷彿嚐遍愛情裡的酸甜。

德弗札克:幽默曲
這首家喻戶曉的世界名曲,創作於1894年。原曲為鋼琴獨奏小品,後由小提琴天才克萊斯勒改編成為小提琴獨奏曲,而後還被改編為管弦樂曲、各種獨奏曲等。

下午茶的「器」:
英國百年名瓷 AYNSLEY成立於1775年,距今擁有200多年的歷史,目
前為全世界最重要的瓷器品牌之一,在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均以擁有一件
Aynsley古典瓷器為目標,歷代為英國皇室所繪製創作的名瓷,更獲得所
有國際重要拍賣場收藏家的青睞,就如英女皇伊莉莎白登基50週年,所
有皇室慶祝紀念的瓷器都是Aynsley的作品。Aynsley的Logo上有著皇冠
標誌,是歷經229年來代表英國皇室御用永不褪色的殊榮。

從喝下午茶看階級:
勞工階級或鄉村農民―下午茶就等於是正餐,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要維持體力好繼續接下來的勞動工作,因此,常常是一壼茶配一些吃得飽的三明治或麵包。
中產階級―下午茶是以丹麥酥或餅乾佐茶,作為下班後與家人朋友閒話家常的好時光。
上流社會―純粹是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以及重要的社交活動,因此,所有器具與禮儀也就繁複許多。例如:得體的茶盤上應該要有茶壼、茶杯、茶碟、糖罐、牛奶壼與瀘茶杓,在維多利亞時代,任何的女士都得要完全懂得沖茶的藝術,甚至因而發展出一系列繁鎖的下午茶禮儀,像是閒聊是下午茶重要的目的之一,因此從不談些不愉快或是無法彼此都同意的話題。

參考資料:
古典玫瑰園
英國茶館
莎慕瓦法國茶館
歐品坊